近几个月来,美国次级信用贷款危机的恶果开始逐渐显露,以至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全球股市汇市满盘皆绿,惨不忍睹。
次贷危机爆发已经成为事实,各国政府都忙着应付次贷危机,发疯般向各自的银行系统注资,48小时内竟然注资高达3262亿美元,而且注资仍在继续当中,但是次贷危机还未见止滞迹象。
经济学界应该冷静深入地对次贷危机的理论根源加以分析。次级信用贷款的用途是住房,因此,此次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可以说都是房地产惹的祸,从经济学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凯恩斯主义种下的祸根。
在经济学的理性人假定之下,居民本来不存在违背什么原则的行为,居民经济行为天然合理。有钱谁不会花?因此,消费行为理应遵循萨依定律,即个人供给能力决定其需求意向。这萨依定律听起来文绉绉的,其实不过就是中国成语所表达的一贯理财理念——“量力而行”、“量入为出”——量自己的收入财力而行自己的支出需求。
不知道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人其实不符合经济学的理性人假定。所谓“风险爱好者”并不属于理性人之列,因此,基于理性人假定导出的任何经济学理论都不适用于风险爱好者的行为。
凯恩斯主义注重实际的投机和风险爱好行为分析,因此,面对没钱就不消费的穷人,提出了刺激消费的“高招”,这个高招一出笼就在世界各国政府经济政策领域风行不衰,萨依的教导被视为过时守旧的东西。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等等都是凯恩斯主义的变种说法而已。凯恩斯主义的作用,说穿了就是把经济危机掩盖起来,用寅吃卯粮的穷阔气掩饰家境的窘迫。
被刺激的需求,不是理性人的正常需求。经济学本来是不考虑任何没有供给能力的需求的。为了刺激需求,奉行凯恩斯主义的各国政府都不同程度地打起了穷人的主意——如何让穷人也贡献出最后的骨髓。最后,政府竟然也成为了一个超级“风险爱好者”——向没有偿还能力的穷人打开了放贷的大门。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指出,在民众的必要需求领域不存在经济问题,不能用经济手段解决民众必要需求问题。而民众中穷人的问题,恰恰就是必要需求问题,因此是一个纯粹的政治问题。凯恩斯主义,表面上看是和自由市场制度向背的国家干预主义,有悖市场的自由精神,但是本质上还是市场万能主义,只不过是把本来不该作为市场角色的政府变成了一个最大的市场角色罢了。信奉市场手段万能的政府尝试用市场方式解决穷人的问题,实则是用错了工具。
此番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告诉人们,用市场方式解决穷人的问题是行不通的。当各国央行疯狂向资本市场注资救急的时候,自由的市场法则早就被抛在了脑后了——再次证明了所谓的完全市场自由的说辞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央行向作为厂商的银行注资,而不是直接向还不起贷款的次级信用者直接补贴或者由政府买单赦免债务,说明了政府和厂商的二位一体本质,以及央行是经济体的外生部分的经济学理论的不可成立性。
货币体系的灵魂就是信用二字。因此,货币体系的危机根源也在信用二字之上,现代货币恰恰变成了最不守信用的东西——没有一个货币当局会承诺货币的赎回,充其量用另一种欠条替代当下的欠条。
次贷危机的爆发具有必然性,木已成舟,急也枉然,怕也没用。但是,令人担忧的是人们在危机过后没有吃一堑而长一智。次贷危机与房地产的关系可能被政府和开发商用来维系房地产业的泡沫局面,因此,下一场次贷危机也就在悄悄地酝酿之中了。要防止下一场危机的来临,只有让政府承担起穷人的生计问题,而不是通过次级信用贷款这类披着市场化外衣的招术诱骗穷人进入市场。
阅读链接:
1.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基础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12683;
2.货币经济还是货币政治?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12587;
3.货币当局:经济之内生还是外生?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12523;
4.将给政府听的货币科幻故事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12448;
5.幽魂飘渺的主流经济学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12246;
6.美国次贷危机帮了谁的忙?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12171;
7.踩在萨依肩上的凯恩斯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11886;
8.共同富裕渐行渐远,全民社保成燃眉之急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11465;
9.投奔市场,我们果然变得聪明了吗?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