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法律、管理、财务等几个专业服务领域在产业归属上列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与互联网结合的演绎从在线旅游的标杆携程开始,相继在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健康等领域获得了不菲的成绩。其中,在人力资源与互联网结合上,已经诞生了前程无忧、中华英才与智联招聘这样的前三强。前段时间又值前程无忧发布2007Q2财报,笔者分析了一下财报的收入构成与增长部分,发现了两个可喜的变化,对于法律、管理与财务这几个在互联网方面尚无建树的领域而言,应该是一种不坏的信息。
其一,人力资源与互联网结合开始微弱呈现“摆脱媒体化经营”之势
前程无忧07年第二季度总营收再创新高,达2758万美元,为05年以来的峰值,环比增长6.35%,其中广告业务仍占有绝对优势比例,而无论是出版物广告,还是网络招聘服务,比如其出版物广告作为其核心盈利业务占据了超过50%的营收额。
但从整个营收增长看来,其来源主要是经理人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所带来的收入增加,而不是出版物所带来的收入增加。据财报,前程无忧第二季度其它人力资源相关营收为人民币约合350万美元,主要得益于客户对企业培训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需求的提升。上市以来前程无忧的其他人力资源收入呈现出稳定的上升态势,尤其是06年以来,得益于大客户对企业培训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需求的增长,该项收入规模一直保持稳定的上升。
其实,长期以来前程无忧所依靠的出版物广告与网络招聘广告营收依靠的都是《前程无忧招聘专版》的影响力及网站流量,通过这种影响力与流量拉拢更多的广告商,获得丰厚的广告收入。人力资源同互联网的结合,如果长期限于这样的思路与经营框架,对行业不是一件好事,对同行必将导致恶性竞争的态势。如果能开辟更多的创新经营途径与产品,如前程无忧产品线中的经理人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不仅可逐渐摆脱媒体化经营的束缚,逐渐实现流量“松梆”,同时对市场的培育、行业的规范以及客户服务的扩展、提升,都将意味着一种可喜的变化。
其二,人力资源之后,专业服务再“SHOW”
前程无忧07年第一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2.005亿元(约合2600万美元),第二季度总营收创新高,达到2.099亿元(约合2760万美元),同比增长21.1%,为05年以来的峰值。
这是网络招聘服务商这个季度的斩获。
基于此,我们来与法律、管理、财务这三个专业服务领域做个比较,不难看出,人力资源已经搭上互联网这艘大船越驶越远,而法律、管理咨询与财务这三兄弟依然是抓着“互联网的手”,找不准脉搏。当然即使现状如此不妙,但市场基础的庞大、前景的广阔及互联网在各行业普遍开花的美好现实仍然吸引着更多的投资进入这三种交叉领域。
另据易观国际数据,中国网络招聘市场2007年第2季度整体规模达到21636万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4%,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其中,前程无忧第二季度网络招聘服务营收为人民币7120万元,在整个网络招聘市场中占了约30%的比例。
我们来看看法律、管理咨询与会计服务市场的状况,根据据2006年底数据,中国法律服务市场规模约20亿美元,预期10年内将达到200亿美元;管理咨询服务市场在2004年就已达到103亿,预计到2010达到千亿级,到2005年,管理咨询市场渗透率达到55.89%,未来的潜在新客户和可能再合作的客户都存在着巨大的开发机会;据中注协发布的信息显示,会计服务市场规模在2006年达到200多亿,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2006年度总收入达到118.09亿。如此庞大的产业与市场基础,任何一种创新性的应用带来的想像空间都将是足够的。
所说,人力资源同互联网的结合能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盛的果实,法律、管理咨询与会计服务为什么就不能呢。虽然近几年行情并不见好转,但埋头于这三大领域挥汗苦干的企业并不是没有,比如华律网、找法网等,而且尚有不少新的投资进入,比如成立稍晚的觅法公司,就已投入重金启动了觅法网、觅法通及律师委托服务三条业务线的运营。其中,觅法网作为觅法公司建立于互联网上的门户,提供法律、管理与财务息及服务通道,而觅法通专注于企业的日常法律事务,整合了法律信息查询工程的“企法通”软件、通过电话与网络的法律咨询“一线通”、在线法律与管理资料增值服务的“一点通”等三项服务;而其核心模式律师托服务是第三方在法律服务领域的一种体现,从第三方物流、第三方支付等模式到专业服务市场的第三方法律服务(即律师委托),这种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已是模式的复制。据其旗下网站透露,觅法公司已在6月份启动了“品牌千家 服务万户”千家律所加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依托这个庞大的服务团队与体系开拓市场,面向企业与个人客户提供全领域、全方位、全区域的法律服务。
如果说前程无忧们依托媒体化经营的思路完成了资本的积累与市场的培育阶段,那么新进来的这些专业服务掘金者已经开始抛弃媒体化经营的老套路,而走向精准、分众与高端,这种趋向从互联网经营的走向及专业服务需要新元素激活的状况来看,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