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约一公斤的饭店欠条也是乡政府的“政绩”
李华新
698张欠条,设计欠款数近70多万元,开封市通许县大岗李乡的万国生自1992年6月承包大岗乡政府职工食堂后,这个乡的历任书记、乡长都曾在这个饭店签单,有的已经调到别的地方就职。但是,直到2005年年底,这些欠款仍然没有要回来。现在在饭店老板手里,这些欠条越欠越多,已经有一斤九两。
又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却是真实的。像这样的签单消费的故事,一个开饭店的老板,似乎是无法拒绝领导们在此就餐的,而至于就餐之后款项能否收回,则是一个在起初让饭店老板难以启齿的问题。因为领导能够到自己的饭店就餐,这是对自己的关照。可是,假如自己的饭店天天面对这样的一些欠条,那么心中的滋味也只有自己知道。但是,在这些欠条以斤论两的存在在开饭店的人手中的时候,那么,如何追讨,也是一个问题。因为乡政府并没有赖账,而且对于还款这样的事情,那些前任领导签下的饭局,让现在的领导还账,其实也是可以感到难度的。
而现在的老万却因为乡政府的欠账,让自己的陷入不仁不义的地步,因为他的菜钱肉价鱼钱以及所有的在外赊的别人的帐,人家也是直给他要。因此现在的他也是在躲避人家的要账,而他现在所面对的是政府的欠账,,那些已经升职的,已经异地为官的领导,即使有自己的签字,但是他们还起自己在当年为官时的欠条,似乎也是有些“难度”。而饭店的老板,现在的任务已经不是开那个饭店了,而是专职要账了。
看来,那些异地为官的,或是升职的官员,不把自己的屁股擦干净,就拍屁股走人,是不行的。尤其是这些欠百姓的钱,在走之前,不处理好。就难免会让开饭店的老板们大大为难。那些对吃特有感情的这些为官者,如此的民生观念,也就难怪让人们指着脊梁骨了。
过去不为民做主,回家可卖红薯,现在如有红薯可卖,那么这红薯需要卖多少,那也是一个挺大的数字。可是现在的这些吃了百姓,抹嘴走人的干部,自己家里是没有红薯的,而即使有比红薯价值很高的东西,也是不会拿来冲账的。
当官也是为了个吃,好吃好喝,似乎也是一些基层为官者的普遍现象,但是把吃人家的账,能够积攒到以斤论量的地步,也是需要有个过程的。历经四年的时间,能够累计到重约一公斤的斤两,也可以足见吃喝之风这些年来是一直没有中断,而且其中的整顿党风整党等等的教育,以及在新世纪的树立民生观念的教育,似乎只是媒体的宣传,而对于一些个别的地方和一些个别的干部,根本不会起作用。而且作为离职审计的规定,似乎在一些地方根本是形同虚设。因为假如这一条执行了,人家饭店的老板也不会落到如此惨的地步。
重约一公斤的欠条,自然不会是什么政绩,可是也是政绩的一部分,不过这政绩让人汗颜,丢了党的干部的脸,据说现在的乡政府已经制定了还款计划,那就是现在所制定的还款计划,一年还一万,也许力度不小,可是按照这个计划,即使不计算利息,也需要饭店主人至少要活到100岁,而且儿子孙子还需继续向乡政府要账。
如此,吃下去的政绩,真是要人家命的“政绩”。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