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无疑是近期市场上的明星股!
有资料显示,在目前沪深两市中,工行与万科A分别是上证指数与深成指最具“权威性”的权重股,工行与万科A的涨跌几乎可以左右上证指数与深成指的涨跌。8月8日,万科A下跌3.33%,深成指下跌1.99%;当天工行上涨9.83%,上证指数上涨0.26%。可以说,是工行的一柱擎天,才支撑起整个上证指数。
其实,工行对指数的影响在其计入指数后就体现了出来。去年上证指数纷纷突破2000点、2001年的2245点以及其后的2300点、2400点、2500点、2600点等整数关口,工行的上涨功不可没。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工行的加盟,上证指数能够爬到目前的高位。
正所谓有利必有弊,工行在率领股指一路攀升的同时,其本身对指数的杠杆作用亦受到市场的质疑。就像原先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存在“一股独大”一样,工行对指数的影响同样表现出“一股独大”的本色。
IPO前参股股东所持股份36个月的锁定期、上市流通的股份远远小于总股本是导致工行易于对指数造成影响的根本原因。也正是由于工行的“一股独大”,去年年底上证指数上攻3000点前,市场上关于泡沫的争论不绝于耳,显然也与工行的大幅上涨导致指数的虚涨不无关系。
经历了上市之后的一波急冲,工行便归于沉寂。今年春节后的低价股行情以及其它蓝筹股、权重股的被动上涨中,工行几乎被市场遗忘。至少在7月份启动的行情之前,工行鲜有出色的表演。而相关统计数据亦表明,今年前五个月,包括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减持工行的多,买入的少,这一状况直到6月份才有所改观。
有道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被遗忘了的工行再次异军突起,并成为市场的一面旗帜。从6月5日见低4.72元到目前的最高价7.25元,工行的涨幅超过50%,这对于一只超级权重股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其涨幅丝毫不亚于此波行情表现出色的其它蓝筹股。
在工行上涨过程中,工行总市值跨进全球前四、进而超越微软成为老三,谱写出一曲A股市场的市值奇迹来。但正如笔者所言,工行即使是总市值全球第一又如何?A股市场更需要一个经过了股份制改造后,具有成长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日益完善、在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上具备较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的工行。
打开工行的K线图可以看出,春节后上证指数大幅飙升,而工行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因此,工行的此次上涨,一方面有补涨的成分在内,另一方面也与机构投资者重新大举介入不无关系。
但工行毕竟是工行,其权重股的杠杆效应带领大盘向5000点发起冲击。期间,除了蓝筹股、高价股、权重股群起躁动外,二三线股则只是象征性地上涨,有的甚至还出现下跌。显然,市场“二八现象”的再次重演,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此波行情中的狂欢,是以诸多中小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作为代价的。
毫无疑问,工行的大幅上涨,与去年上市后的表现一样,吹大了指数的泡沫,这个泡沫被吹得越大,市场所蕴藏的风险也就越大。与此同时,按去年和今年一季度每股收益计算,工行的静态和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8倍和30倍,已不具有估值上的优势。目前市场关于蓝筹泡沫的争论声又起,一种普遍的观点是,蓝筹股尚处于高估值阶段,其泡沫破灭还为时尚早,主要原因为流动性过剩。因此,市场应该去享受蓝筹泡沫。
但是不要忘了,工行的股价正处于高位,如果出现大幅调整无疑会对市场形成一定的负面作用,笔者真的不知道工行的泡沫还能享受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