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2\08
有关国有股减持的争论引发人们对所谓的“海龟”和“土鳖”之类的“派别”的不同评议,人们的大致看法是,“海龟”多带有洋味,熟于国际规范,在强调与发达市场接轨的时候,却有时脱离中国的具体实际;而“土鳖”因为是土生土长,喑于国情,有时更能提出更合乎国情的政策,但少些国际视野。这大致的印象却也不是十分的水火不容,抑或径渭分明,正像有人所言,“海龟”、“土鳖”,戏称而已,各自的观点不同,在当今资讯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可能并不一定仅仅因为是否“游过海”。
其实一般来说,一件事情或许多事情的看法,有过亲历与只有耳闻甚至根本是闻所不闻,其思考是完全不一样的。龙永图经历过十余年的复关、入世谈判,其对中国在整个世贸组织中地位的认识与了解,相信与没有亲历者一定是不同的。当然,他的思考与观念,已经通过媒体资讯系统传递给了我们。
今日(2002年2月8日)在《深圳热线》“大近视”专栏看到一篇也属于“海龟”人士写的文章,题目是《爱国的厕所》,讲的是作者到黄山旅游上厕所时所遇事件的一些感慨。那个旅游景点的厕所又赃又臭,这在国内并不出奇,对于正在从匮乏经济中走出来的大部分的国人与也曾经历过匮乏的作者本人来说,虽有感慨,但大多也可以忍受。而与作者同行的一位上海籍的、可能从来就没有“亲历”过如此污秽的“海龟”女士,如厕后却是呕吐不止,这位女士其后在游览的车上对“中国”厕所的数落,以及对落后的“中国”现状的感慨,与一些真正土生土长的“土鳖”人士激烈地碰撞起来。一个大学生怒问,“全世界的厕所都是一样臭的,美国的厕所就不臭吗?除非美国人拉屎撒尿不臭!”以后的争论,便以我们所熟悉的国人常有的思维方式展开,不用多说,那“海龟”女士成为多人的共矢之的,“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吗?”“美国人的大便也比中国的香啊”。“你们啊,什么都是美国的好,连大便也都是美国的香,真是不可救药,都快成了卖国贼,汉奸啦!”作者感叹,说厕所臭就是不爱国,这个小事也能上升到“政治高度”,真有点啼笑皆非。
读罢这篇文章笔者本人也不免生出一些感叹,其实许多时候,一些很可以理性的争论,当双方有着某种情绪时,争论往往多会疏于义理而流于情感的渲泻,最后的结局,很可能也象这篇文中的情况,说臭就是不爱国,全不顾及厕所本身是否真的臭,或者美国的厕所真的就不臭。比如国有股减持的有关争论中,我看到网上相关文章中读者的留帖回言,许多帖子最终的结论就只是,减持方案如不被市场认可,股市跌了就是不爱国,而不论方案本身是否真的具有合理可行性(虽然我本人也主张必须在上升势中才可以解决问题)。一些人的理念,要偏执起来,其实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由此我也联想到有关“接轨”的话题。我们所说的“接轨”,愿望与出发点,其实是希望我们的国家真正的文明,有序,发达,富足。我理解的接轨有三个层次,其一,是“技术接轨”,一百多年以来一直就有先辈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的是科技发达。中国的厕所臭吗?那就学习人家的技术与工艺,使它不臭,甚至香起来;其二,是管理与观念的接轨,制度的接轨。我们为什么要由计划经济转而实行市场经济,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我们的落后,不只是技术,还有就是我们的观念,我们的管理方法,以及相关的制度阻碍等等之类的更深层次的因素所造成。于是开放,改革,引进来,走出去,希望的是观念的观变,破除落后的不合乎社会进步发展的管理制度,体制。上文中为什么会出现说厕所臭就不爱国的现象?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有人可能就是没见过不臭的厕所,这其实很好办,那就是让他们见识,使用,使他们最终也对臭厕所不能容忍。当然,大方向一致,在具体的实施上也可能不同,比如国有股减持,我们是希望这些“轨”在“对接”的时候力求平稳,出现最小的振荡。第三个层次,就是超越,接轨的目的是希望生活更好,所谓先进与否都是相对的,当我们最终也像人家那样生活品质一样好,甚至更好的时候,我们“轨”就可能反过来变成样本,希望进步的人们,会试图与我们对接过来的。而现代资讯的发达,使我们跨越发展与超越成为可能。可资证明的就有两点,其一,是深沪证券交易所的电脑报价交易系统,以及国内的互联网站,在质量与效率方面,现在已经并不比华尔街的低。其二,前几天看到一位定居美国的华藉人士的一个书讯,他很自豪地宣称,他的这一本书都是在电脑上敲打出来的,而在深圳,以及我们其他的大城市,懂电脑,会打字,会外语,已经成为人们“生存”最基本的技能之一。由此来看,有许多的差距,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的难以追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