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快三十了,没有怎么活明白,倒是让别人觉得我活得很明白。
专业学了不少,什么文学、法学,经济学,搞了一遍才发现,原来没有专业最自在了。
不觉中大学毕业7年了,突然发现自己居然刚刚离开大学一年。回顾大学的校园生活,发现我一直过着一种很讨厌,但是很陶醉,很无奈,但是很惬意得生活。
生于宁夏,可是据人说怎么都不象当地人,关于我象哪里人有好几个版本,列举如下:新疆人、蒙古人、党项后裔、山顶洞人、混血儿、最近一个版本说是象电视剧《小兵张嘎》里面得一个日本军官,估计不是好人吧。
至于身份嘛,不好说,从出生以来也就是上学前是自由人,后来就一直在各种表格里面填写学生这种身份,近三十年没有变过,突然就想起了陈道明在《中国式离婚》里面得台词:“在一个城市里出生,长大,上学读书,娶妻生子到如今,真的有些倦了……”,接着又想起费老在《手机》里说的“有些审美疲劳了”,于是我决定换个身份了,换个什么身份呢,我还没有想好,等想好了,我一种告诉您……
虽然一直是学生,不过做过许多兼职的职业什么家教、翻译、总经理助理等等,发现可以做但是不喜欢。大学时为了跟美女谈恋爱和改善伙食,拼命带了不少家教,虽然这些收入让我换了好几个女朋友,不过那几个孩子如今不是名牌大学,就是国外留学了,倒是觉得还踏实。
后来除了学习英语专业,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发扬个人长处和雷锋精神,免费为大家在宿舍主持一个“夜话栏目”,专门讨论女性和大学生活以及婚恋问题,一时也算个偶像,不过是否呕得有水平,相信同窗的几个兄弟们自有公论了,也曾经在电话热线里帮助不少MM处理过感情问题。
再后来,大学毕业,居然意外得考了研究生,当时自知在外语界前途不大,就换了个法学专业混事,居然就蒙混过关了,造化弄人啊……
考的学校还是母校,您估计想知道是哪个大学吧,放在五年前,我一种是憋足了劲不告诉您,因为我觉得一种深深得对母校得感觉就是:恨…………… ^_^ 如今长大了,才知道我还是爱着自己的母校得,虽然她不美丽,也不知名,但是那里留下了我生命中最重要得时光还有美丽和痛苦的记忆,嘻嘻,他妈的,有点酸了。
三年研究生,体会只有八个字:苦乐相当,得失参半。这么评价,我自己都觉得很有水平,您一种觉得我这个人很自恋吧,对了,我还就是这种人。尽管觉得母校很是委屈了我这样得人才,但是后来发现我还是爱上了她,就象地主得女儿爱上了家里得长工那样,没法解释,而且彻底的没救了。
记得我在硕士毕业时,百无聊赖,就顺手添了一首《满江红》得词,表示了一下对母校的感情,哈哈,贴在这里,欢迎拍砖。
正文如下:小小宁大,待到别时恨难断。曾几时,乌鸦上树,喜鹊坐禅。宁大湖畔鸳鸯宿,红楼内外书声传,更那堪,非典来临时,惺惺散。
三年前,多骂怨。三年后,声不减。叹今朝别去,何年能见。最惧高烧咳声传,又恐不聚无来年。待何日,再到宁大来,年年盼。
这首词放在我写的《宁大往事》里,后来登在母校得一个刊物上,据说很是让诸多学弟学妹们为之感慨,哎,可叹啊……
后来到厦门,说是读博士,去了才发现,有些东西,只能“远看是朵花,近看豆腐渣”啊。——当然我不是说厦门大学,厦大简直就是个风情万种,是个味道实足得风骚娘们,看一眼就自愿献身了,你还不敢说是被勾引了。——我说的是博士这个群体,当初觉得高不可攀,后来自己成了其中一员,才发现原来“读博士也是一门艺术”啊。所以建议各位不要以为博士都如何了得,如果以前有这种错误的认识,那么就改了吧,悬崖勒马,也算我做个善事。当然找不到女朋友的那些阉人男博士要骂我勒,我闪勒,耶莫哥……
这个自我简介有些不象话勒,不过这都怪我小时候写作文没有养成打底稿的习惯,这不仅毁了我做文学青年的梦,也让我的不少【情书】文学色彩很差,尽管我自问写情书颇有天赋,可是就是作文拿不到高分,我倒是觉得金庸和我的遭遇很相似,不过何必呢,男人就当率性而行,不妨骂个脏话,发个牢骚,做个出格的事情,就如同别人说的“没事时不妨遛个墙根,耍个小尼,吃个豆腐,揩个油什么的”,何必那么绷着,憋着的,不自在。
突然没词勒,估计您也读烦了,就介绍这么多吧!……×※……×※%……
专业学了不少,什么文学、法学,经济学,搞了一遍才发现,原来没有专业最自在了。
不觉中大学毕业7年了,突然发现自己居然刚刚离开大学一年。回顾大学的校园生活,发现我一直过着一种很讨厌,但是很陶醉,很无奈,但是很惬意得生活。
生于宁夏,可是据人说怎么都不象当地人,关于我象哪里人有好几个版本,列举如下:新疆人、蒙古人、党项后裔、山顶洞人、混血儿、最近一个版本说是象电视剧《小兵张嘎》里面得一个日本军官,估计不是好人吧。
至于身份嘛,不好说,从出生以来也就是上学前是自由人,后来就一直在各种表格里面填写学生这种身份,近三十年没有变过,突然就想起了陈道明在《中国式离婚》里面得台词:“在一个城市里出生,长大,上学读书,娶妻生子到如今,真的有些倦了……”,接着又想起费老在《手机》里说的“有些审美疲劳了”,于是我决定换个身份了,换个什么身份呢,我还没有想好,等想好了,我一种告诉您……
虽然一直是学生,不过做过许多兼职的职业什么家教、翻译、总经理助理等等,发现可以做但是不喜欢。大学时为了跟美女谈恋爱和改善伙食,拼命带了不少家教,虽然这些收入让我换了好几个女朋友,不过那几个孩子如今不是名牌大学,就是国外留学了,倒是觉得还踏实。
后来除了学习英语专业,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发扬个人长处和雷锋精神,免费为大家在宿舍主持一个“夜话栏目”,专门讨论女性和大学生活以及婚恋问题,一时也算个偶像,不过是否呕得有水平,相信同窗的几个兄弟们自有公论了,也曾经在电话热线里帮助不少MM处理过感情问题。
再后来,大学毕业,居然意外得考了研究生,当时自知在外语界前途不大,就换了个法学专业混事,居然就蒙混过关了,造化弄人啊……
考的学校还是母校,您估计想知道是哪个大学吧,放在五年前,我一种是憋足了劲不告诉您,因为我觉得一种深深得对母校得感觉就是:恨…………… ^_^ 如今长大了,才知道我还是爱着自己的母校得,虽然她不美丽,也不知名,但是那里留下了我生命中最重要得时光还有美丽和痛苦的记忆,嘻嘻,他妈的,有点酸了。
三年研究生,体会只有八个字:苦乐相当,得失参半。这么评价,我自己都觉得很有水平,您一种觉得我这个人很自恋吧,对了,我还就是这种人。尽管觉得母校很是委屈了我这样得人才,但是后来发现我还是爱上了她,就象地主得女儿爱上了家里得长工那样,没法解释,而且彻底的没救了。
记得我在硕士毕业时,百无聊赖,就顺手添了一首《满江红》得词,表示了一下对母校的感情,哈哈,贴在这里,欢迎拍砖。
正文如下:小小宁大,待到别时恨难断。曾几时,乌鸦上树,喜鹊坐禅。宁大湖畔鸳鸯宿,红楼内外书声传,更那堪,非典来临时,惺惺散。
三年前,多骂怨。三年后,声不减。叹今朝别去,何年能见。最惧高烧咳声传,又恐不聚无来年。待何日,再到宁大来,年年盼。
这首词放在我写的《宁大往事》里,后来登在母校得一个刊物上,据说很是让诸多学弟学妹们为之感慨,哎,可叹啊……
后来到厦门,说是读博士,去了才发现,有些东西,只能“远看是朵花,近看豆腐渣”啊。——当然我不是说厦门大学,厦大简直就是个风情万种,是个味道实足得风骚娘们,看一眼就自愿献身了,你还不敢说是被勾引了。——我说的是博士这个群体,当初觉得高不可攀,后来自己成了其中一员,才发现原来“读博士也是一门艺术”啊。所以建议各位不要以为博士都如何了得,如果以前有这种错误的认识,那么就改了吧,悬崖勒马,也算我做个善事。当然找不到女朋友的那些阉人男博士要骂我勒,我闪勒,耶莫哥……
这个自我简介有些不象话勒,不过这都怪我小时候写作文没有养成打底稿的习惯,这不仅毁了我做文学青年的梦,也让我的不少【情书】文学色彩很差,尽管我自问写情书颇有天赋,可是就是作文拿不到高分,我倒是觉得金庸和我的遭遇很相似,不过何必呢,男人就当率性而行,不妨骂个脏话,发个牢骚,做个出格的事情,就如同别人说的“没事时不妨遛个墙根,耍个小尼,吃个豆腐,揩个油什么的”,何必那么绷着,憋着的,不自在。
突然没词勒,估计您也读烦了,就介绍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