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胜集团董事局主席周建和“折戟”上海)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古代英雄常常如此悲叹命运的前恭后倨。而对商人周建和来说,导致他事业成败的“萧何”则是政府关系学及其相关的各种潜规则。
周建和一直是一个特别低调的人。在2005胡润中国百富榜上,他又以38亿人民币名列第29位。但提出这个名字,知道的人甚少,见过他面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但提起周建和名下的产业,在业界却几乎无人不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其投资并经营的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商场,此商场引进日本SOGO百货集团管理模式,是北京市目前单店面积最大的百货商场;其在香港铜锣湾的崇光百货商场,位于香港岛所谓“金箭咀”的黄金购物地段,是香港业绩最佳的百货公司;在武汉,周建和除了开设有崇光百货外,还通过收购香港德信控股51.05%的股份,从而获得当地最著名的百货商场——武汉广场购物中心49%的股权……企业迅猛的发展势头和周建和本人极其低调的作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有媒体甚至用“富翁失语者”来称呼他。
但“富翁失语者”近来却变成了“祥林嫂”——2007年7月31日上午,周建和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举办了一场“上海庄城松江交通枢纽项目法律专家论证会”,不但邀请了江平、王卫国、尹田三位京城大腕级的法学专家出席,而且打破他自己不接受媒体采访的习惯,把国内外30多名媒体的记者请到了现场。而在此之前,周建和曾四处诉苦申冤,把举报信和求救信递到了全国人大、中央纪委、公安部及上海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手上,可惜这些信件大都杳无音信。
北京的房地产项目也曾经让周建和陷入无尽的麻烦之中,但最后他都能凭借强大的政府关系,终于让大楼从北京南城如乱麻般的麻烦中脱身而出。上海庄城松江交通枢纽这个项目,使周建和的角色发生了颠覆性的变换——他从一个稔熟政府关系学、从潜规则中谋取利益的成功者,最终变成一个潜规则的“牺牲品”。
而周建和的运气却没有在上海继续维持。2001年,上海城建“十一五”规划启动,松江新城需建一座与上海城市铁路轨道9号线衔接的客运中心。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上海松江区政府于2002年到香港招商,找到了周建和。作为建设客运中心的补偿,区政府将协议提供一平方公里的土地给建设者用于开发住宅和其他房地产项目。这是外商与各区政府以土地交易为核心的低成本合作开发模式与利益分沾逻辑。
近年来,上海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幅度一直名列全国第一,周建和满以为会赚得盆满钵满,但不料却突生变故。2004年5月,周忽然得知他委派的总经理沈伟得竟然与别人串通,大肆损害公司利益,便依照公司章程免去了他的董事和总经理职务,并将这一决定通知几十家关联方和政府部门,相关部门大多签收了文件。但当他派员前去办理变更手续时,区商务局和工商局却奉命不予配合,导致至今2年多变更仍未能办妥。其后,沈伟得与施工单位签署无效施工合同,委托鉴定机构审定工程造价,将工程款的付款条件更改,将工程款数额虚增至3亿元,并动员施工单位将周建和告上了法庭;施工单位起诉后,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以没有证据证明沈伟得不是公司总经理为由,认定合同有效并采信了《审价报告》的数据,判令项目公司支付工程款近3亿元。日前,上海高级法院已经驳回了周的上诉,判决已经生效,案件已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而周建和认为,这一切不过是一场瞒天过海的把戏,背后的实质是“是松江区政府某些人动用公权力谋一己之私”,从而把他从这顿饕餮大餐中直接踢出局。
利益是驱使一切事情前进的最大动力。因为利益,周建和成为潜规则最积极的参与者;同样是因为利益,今天的周建和又以破釜沉舟的决心、竖起手中的长矛向潜规则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无独有偶,近年来出事的几位企业家,都声称自己成为了潜规则的“牺牲品”——曾经喧嚣一时的顾雏军,即使最后站在了被告席上仍然固执己见:“我没有任何值得反省的地方,我没有错!”已经愁白了一头狂发的顾雏军脾气倔强如铁,当庭向媒体记者散发揭发有关部门和官员的材料,认为自己只是不遵从潜规则从而被“无情陷害”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规的完善、制度的健全,在潜规则中沉默前行的商人们,面临不得不浮出水面的命运。不同的是:有的人是以牺牲者的身份被抛出了水面;有的人是以决裂者的身份主动跳出了水面。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古代英雄常常如此悲叹命运的前恭后倨。而对商人周建和来说,导致他事业成败的“萧何”则是政府关系学及其相关的各种潜规则。
周建和一直是一个特别低调的人。在2005胡润中国百富榜上,他又以38亿人民币名列第29位。但提出这个名字,知道的人甚少,见过他面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但提起周建和名下的产业,在业界却几乎无人不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其投资并经营的北京庄胜崇光百货商场,此商场引进日本SOGO百货集团管理模式,是北京市目前单店面积最大的百货商场;其在香港铜锣湾的崇光百货商场,位于香港岛所谓“金箭咀”的黄金购物地段,是香港业绩最佳的百货公司;在武汉,周建和除了开设有崇光百货外,还通过收购香港德信控股51.05%的股份,从而获得当地最著名的百货商场——武汉广场购物中心49%的股权……企业迅猛的发展势头和周建和本人极其低调的作风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有媒体甚至用“富翁失语者”来称呼他。
但“富翁失语者”近来却变成了“祥林嫂”——2007年7月31日上午,周建和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举办了一场“上海庄城松江交通枢纽项目法律专家论证会”,不但邀请了江平、王卫国、尹田三位京城大腕级的法学专家出席,而且打破他自己不接受媒体采访的习惯,把国内外30多名媒体的记者请到了现场。而在此之前,周建和曾四处诉苦申冤,把举报信和求救信递到了全国人大、中央纪委、公安部及上海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手上,可惜这些信件大都杳无音信。
北京的房地产项目也曾经让周建和陷入无尽的麻烦之中,但最后他都能凭借强大的政府关系,终于让大楼从北京南城如乱麻般的麻烦中脱身而出。上海庄城松江交通枢纽这个项目,使周建和的角色发生了颠覆性的变换——他从一个稔熟政府关系学、从潜规则中谋取利益的成功者,最终变成一个潜规则的“牺牲品”。
而周建和的运气却没有在上海继续维持。2001年,上海城建“十一五”规划启动,松江新城需建一座与上海城市铁路轨道9号线衔接的客运中心。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上海松江区政府于2002年到香港招商,找到了周建和。作为建设客运中心的补偿,区政府将协议提供一平方公里的土地给建设者用于开发住宅和其他房地产项目。这是外商与各区政府以土地交易为核心的低成本合作开发模式与利益分沾逻辑。
近年来,上海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幅度一直名列全国第一,周建和满以为会赚得盆满钵满,但不料却突生变故。2004年5月,周忽然得知他委派的总经理沈伟得竟然与别人串通,大肆损害公司利益,便依照公司章程免去了他的董事和总经理职务,并将这一决定通知几十家关联方和政府部门,相关部门大多签收了文件。但当他派员前去办理变更手续时,区商务局和工商局却奉命不予配合,导致至今2年多变更仍未能办妥。其后,沈伟得与施工单位签署无效施工合同,委托鉴定机构审定工程造价,将工程款的付款条件更改,将工程款数额虚增至3亿元,并动员施工单位将周建和告上了法庭;施工单位起诉后,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以没有证据证明沈伟得不是公司总经理为由,认定合同有效并采信了《审价报告》的数据,判令项目公司支付工程款近3亿元。日前,上海高级法院已经驳回了周的上诉,判决已经生效,案件已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而周建和认为,这一切不过是一场瞒天过海的把戏,背后的实质是“是松江区政府某些人动用公权力谋一己之私”,从而把他从这顿饕餮大餐中直接踢出局。
利益是驱使一切事情前进的最大动力。因为利益,周建和成为潜规则最积极的参与者;同样是因为利益,今天的周建和又以破釜沉舟的决心、竖起手中的长矛向潜规则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无独有偶,近年来出事的几位企业家,都声称自己成为了潜规则的“牺牲品”——曾经喧嚣一时的顾雏军,即使最后站在了被告席上仍然固执己见:“我没有任何值得反省的地方,我没有错!”已经愁白了一头狂发的顾雏军脾气倔强如铁,当庭向媒体记者散发揭发有关部门和官员的材料,认为自己只是不遵从潜规则从而被“无情陷害”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规的完善、制度的健全,在潜规则中沉默前行的商人们,面临不得不浮出水面的命运。不同的是:有的人是以牺牲者的身份被抛出了水面;有的人是以决裂者的身份主动跳出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