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流血虽止,须防发炎


  次贷危机在金融市场引起的震荡逐渐平复,次贷市场的伤口暂时止住了流血,但尚需着力化解后遗症,以防伤口发炎,继而演变为“破伤风”!这种可能不是不存在的。

  因为次级债危机可能演化为一场殃及全球金融市场的信用危机。拥有次级债最多的是对冲基金、发放住房贷款的商业银行等,已经出现的次贷危机也会引发投资者对风险的广泛重估,因为不知道这些次贷坏账到底在谁手里,也不知道损失是否预示着其他的风险,因此其结果将是一场信用危机。而一旦投资者开始规避风险,争相抛售手中的金融产品,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为与次级债危机可能直接导致的有限损失相比,全球股票、债券、其他证券和银行贷款的规模要大得多,据IMF的统计,全球金融市场的总规模达到了165万亿美元,美国就有近50万亿美元。悲观的论调也因此认为,在全球资本市场联系紧密的今天,这种信用危机可能会使市场丧失信心,导致信贷紧缩,并最终成为这一轮全球繁荣的终结者。这一预言当然还有待验证,但全球金融市场正在积聚的风险确实已应引起各国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世界各国在应对传统金融危机事件中已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但这一次的危机,是新世纪的第一场金融危机。它与传统金融危机事件不同,主要影响在资本市场上,而不在汇率、币值等方面。银行体系也主要因为其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而受影响。这是一场全新的金融危机,我的个人看法,难关虽然暂会渡过,但由此引发的深层次危机,将象连环地雷一样,终将引爆,明后年,将有可能形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性的经济萧条。中国能否独善其身,还要看政策调控水平如何。不过既然按我的预测,中国将还有280年左右的兴盛期,那么,这次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不会对我们伤筋动骨,反而是我们在世界上崛起的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