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认为今天的中国需要一场新文化运动,或者说,今天的中国正在发生着一场新文化运动,这场新文化运动,也可以称之为“心”文化运动。
这场新(心)文化运动的使命,是借助北京奥运会的千年契机,站在东西方两大文明对话与文化融合的立场,去整理人类心理学与生命文化的精华与成果,去塑造一种致力于提升民众的生命品质和幸福水平的社会新文化。
当年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的第一章曾提出“国民的心理建设”这一根本课题,并将其作为首要的任务。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一任务一直没有完成,或者说,完成的很不好。今天,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把“国民的心理建设”作为根本的着手点。
当前这场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一场直面人心、直指人心、重塑人心的社会“心”文化运动。其宗旨是提升民众的生命品质和幸福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其着眼点和着手点是通过以心灵的教育行动的开展,去以净化民众的心灵世界、促进民众的心理建设、健全民众的精神人格、完善民众的生命认知。
从历史的脉络看,这场社会新(心)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遥相呼应,并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之曲折历程一脉相联。
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通过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为古老的中华文化植入现代基因,从而引领了中国近代的民族与民主革命。
但中华民族的文化变革与复兴运动并未就此结束,恰恰相反,五四新文化运动只是这场文化变革的开始而已。今天的新(心)文化运动,本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继续,是中华民族文化变革与复兴运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与时代高度上的继续与升华。
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比,今天的新(心)文化运动呈现出以下鲜明的新特征: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向外求,向西方文化求富国强民的真理,将源于西方现代的民主与科学理念植入中华文化的古老基因;今天的新(心)文化运动是向内求,向我们古老的东方文化中汲取修平治平的智慧,将源于东方儒道释的生命智慧与西方现代心理学的成果高度结合、整合、融合,使中华民族形成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高度融合的新的世界观、人生观、生命观,使中华文化在这场历史性的整合中重新焕发蓬勃的生机。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动机是为了民族与民主革命,为了使国家民族摆脱外受列强压迫欺侮、内受豪华军阀势力独裁盘剥的贫困落后面貌;今天的新(心)文化运动的动机是为了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为了更好的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并通过中华文化的复兴,推动整个中国社会的道德风气和文明水平,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建设与社会改革更有力、更深刻、更持续,使中国近三十年改革开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成果得到更好的巩固和更健康有序的开展。
-
我以为,今天的新(心)文化运动,必将
——促进中国的文化变革,将帮助我们的党和政府运用文化的手段来治理国家和社会,从文化从政治和经济的边缘走到中心,成为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软实力、元实力;
——促进中国的经济变革,使我们的经济发展更科学,更和谐,更符合人性需要和商业伦理;
——促进中国的政治改革,通过民众的心理建设,使党和政府有关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更快更好地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
就其终极的影响与历史趋势看,今天的这场新(心)文化运动的影响将不只是局限于中国,而是世界性的,它最终是将东方博大精深的心灵哲学与生命文化推向世界,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即和谐世界的建设。
在此进程中,这场发源东方的新(心)文化运动,将可能有效地打破当前由于人类各大宗教之间的冲突,形成一种既吸取了各大宗教的思想精华、能为各大宗教体系所欣赏接纳、又能超越当前的宗教意识形态冲突的一种普世性的人类新文化。只有这样的人类新文化,才能催生真正的和谐世界。(胡奎8月28日写于南京)
新文化运动·心文化运动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