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让人民财产白白流失


岂能让人民财产白白流失

欧阳君山

 

 

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

 

这不是神话,而是中国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资产流变的现实。

 

鲁能集团,山东省第一大企业,全国电力系统最大的职工持股企业,但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了他人的囊中之物。早在2006年6月,北京首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国源联合有限公司,两位新进不久的私营股东,以37.3亿人民币的低价收购了总资产738.05亿的鲁能集团的91.6%股份,有关工商产权登记变更业已完成。

 

更神奇的是,就是在鲁能内部,即便到2006年底,不但数十万名职工不知道鲁能已改变主人,甚至在鲁能管理高层,新主人是谁也属于绝密中的绝密。与此同时,国资委、国家电监会、国家证监会等部门的高级官员也表示,迄今没有接到鲁能集团股权转让的报批文件。

 

变鸭老母鸡不只鲁能一只,几乎就在《财经》1月8日追问谁的鲁能的同时,《中国青年报》1月17日报道: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开源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曾跻身全国十强行列,而且是全国环保机械的重点骨干国有企业,但几乎也一夜之间成了他人的囊中之物,而且新主不是别人,而就是将开源经营到破产的原总经理杨允鑫先生。

 

鲁能事件还神奇的是,老杨同志完全的空手套白狼!分文未出,凭的只是一笔多有阙疑的银行贷款。开源一位老职工感叹说:杨允鑫自己没花一分钱就买到了价值1003万元的公司资产!大约也是中了毛主席的名言:世界上只要有人,就没有创造不了的人间奇迹。

 

奇迹在全国各地一个接一个,有如雨后春笋。央视《新闻调查》4月9日报道:一个年财政收入不过3000万元县级市,在一家国有企业的改制,竟然造成1000万元的国有资产流失;一座快建好的五层住宅楼,评估价值竟然只有区区150元……这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原中卫县城建开发公司的国有资产严重流失事件,不是以为是最近发生的新鲜事,事情已经诞生6年,而且重量级的媒体在2004年还轮番轰炸过,但至今悬而未决。

 

最新的奇迹可能便是转让底价为1元的河北省纺织总公司整体国有股权了!《河北青年报》715报道:在清产核资和财务审计的基础上,河北省石家庄市天衡资产评估事务所对河北省纺织总公司进行了资产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06930,经省国资委核准的资产评估结果为:资产总额179.94万元,负债总额343.89万元,净资产-163.95万元。经省国资委同意,转让底价确定为1元,河北省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

 

国资大甩卖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去年就有媒体报道,四川出售地方电力国有资产,80%以上是在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后,有的甚至不对原有资产进行评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四川省已有28个县出售了地方电力企业国有资产,出售的地方电力总资产达48.4亿元。其中,四川省电力代管的县有11个,电力资产流失约有3.36亿元;水利系统管理的县有17个,电力资产流失约有6亿多元。

 

更不要说那一个个巨大的国有投资黑洞了,数不胜数,著名学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曾作过一简单罗列:

 

广州乙烯工程投资80亿,无法形成规模;

中州铝厂投资19.8亿,负债35.2亿;

中原制药厂投资13.26亿,负债30.6亿;

珠海机场投资95.6亿,没多少乘客;

湖北荆襄化工投资40亿,无人收场;

二滩电站过木机道工程耗资12.6亿元,被废弃;

黑龙江政府投资5.6亿元的牡丹江煤气工程因盲目建设、管理混乱而停产;

投资5亿元建成的辽宁轮胎厂载重子午胎项目一运行就陷入困境;

吉林化工花几十亿元建成的阿尔法高碳醇项目,产品没有销路,4万职工下岗;

投资30亿的吉林1号工程大液晶项目刚建完即陷入困境……

 

媒体曾报道:2003年经过对526个使用国债资金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审计发现,在已经建成的320个项目中,有32个没有运营,18个试运营,开开停停,69个没有达到设计生产能力,34个存在严重问题,各项问题率达到50%。

 

疯狂急卖,疯狂贱卖,崽卖爷田心不疼!毫无疑问,背后对应的是疯狂行贿、疯狂受贿、疯狂腐败!国务院派驻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李士忠曾讲到:某企业为扩大规模,接受外商8900万美元设备捐赠,以换取企业产品独家出口经营权。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地政府决定让企业进行反担保,造成该企业实际支付设备费用比自己购买还多花1100万美元,外商一下子净赚近亿。更莫名其妙的是,该外商向中国银行借贷的流动资金3000万美元,只还了1500万,剩余部分赖账不还,政府主要领导竟然批准决定让企业来替外商还中国银行1490万美元欠款——难道这后边没有腐败?

 

为什么国有资产无人心疼?一些人动不动就讲法制,事实上,对国企改革,对国资管理,我们并不缺乏法制,国资委2003年11月下发《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2005年12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国资委、财政部2004年1月颁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4月颁布《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公司法》、《破产法》也都存在相关的约束性规定。

 

我们缺乏的是对国有资产的责任,自家的资产念兹在兹,国家的资产漠不关心。在中卫事件中,原中卫市建设局局长刘某人对中卫城建公司改制中国有资产是否流失一问三不知,对建设局作为主管部门应当履行的监管责任无可奉告;在审计部门先后出具的两份审计报告中,中卫城建公司改制两年后净资产相差500万元,中卫市审计局局长马某人给不出明确的说法。

 

我们缺乏的是对国有资产的激情,自家的买卖锱铢必较,国家的买卖大而化之。在2004年因郞顾之争而引发的国资流失大讨论中,国资委等四个部门8月份联合下发了一个《关于开展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检查工作的通知》,并在文件的右上角标上特急两个字。或许是风声正紧,国资交易不得不进场挂牌,结果当然大不一样。上海农工商集团一位中层领导表示,该集团一个汽车零配件企业,资产评估为270多万元,原来的承包经营者要求打折。双方没谈拢,集团于是把它放到上海产权交易市场公开竞价。结果该承包人出到了400多万的承包费,最后竞拍以500万成交。

 

我们为什么对国资缺乏责任和激情呢?为什么一个个窍国大盗前赴后继?不禁想起一位普通公民的义举,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6月6日报道,湖南省衡阳市律师罗秋林了解到,衡阳市某机关下属公司,其国资2000年被该机关一纸文书划归该公司经理个人所有。1999年该公司获得衡阳市中心地段一块土地的使用权,2000年公司注销后不久,原公司法定代表人又以那块土地为实物出资成立又一个公司。罗律师认为,这有可能构成国有资产流失,遂将有关情况反映到衡阳市国资委,希望相关部门调查,遭到拒绝。罗律师向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市国资委确认他对国有资产所占份额,查处他反映的情况,并确认市国资委拒不履行政务信息公开的行为违法。

 

罗律师或许有点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味道,但的确揭示出一条真理:国资需要有人激情负责!要不然,国家所有,全民所有,就成无人所有,最后成为管理层和相关官僚共谋私有!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依不饶地对流失国资进行追缴,是保护国资虽然最后但却致命的环节。

 

4月27日.国家证监会对北京国源联合有限公司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收购鲁能集团构成对鲁能系三家上市公司鲁能泰山、金马集团和广宇发展的间接收购,违反《证券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责令整改,并于5月31日之前提出整改方案;整改完成前,不得对上述股份行使表决权。如果没有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陈望祥老先生坚持不懈地举报,没有媒体的揭露,没有舆论的愤怒,没有学者的批评,鲁能私有化或许已成定局,700亿的资产可能已经蒸发!

 

虽然目前还没有取得最后胜利,但“鲁能事件”已经宣告:人民,完全能够打赢自己的国资保卫战!每一个有责任心和正义感的公民都勇敢站起来,媒体、舆论和专家,口诛笔伐;纪委、监察和政府,齐心协力,窃国大盗就注定成为过街老鼠,惶惶不可终日,以至最后缴械投降!

 

本文刊发于《中国财富》杂志2007年第9期

 

谢谢过目!

敬请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