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长大(一)


  我,这样长大(一)

——写在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中等收入国行列时

我自认为,自己出生在中国一个伟大的好时代!

改革开放的思想开始萌芽后,一声夏雷,我呱呱落地,却是在为一片绿油油的农稼包围,自然而美丽的乡村。因为改革的思想发源于农村,所以我到农村来了。

孩童时候的我,不懂得中国有农村和城市的区别,也不知道在我的家乡之外,还有好多好大的农村或城市。大人和自己的父母几乎没和我们说过那些,长大后我才知道,她们其实也不是很清楚,因为她们几乎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100公里的圈圈。

记得,我们家是先有了电扇(红山花牌)。当父亲把它搬回家里用的时候,我觉得那东西好神奇,居然可以转出大风来;后来家里又有了黑白电视(鹰鸽牌),才知道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有个北京,是个经常(其实也不太经常)听到的地方,好象很重要。电视是不能经常看的,一是父母管的严,二是经常没电(每天从早上7:30到晚上9:00都没电)。但,幼小的朋友们,在打闹或游戏之后,知道了自己还有一个最大的乐趣,就是坐在电视机前。

上了小学一年级(还没有幼儿班),依然不改上学前的贪玩本性。刚开始觉得蛮好玩的,那么多的大大小小的伢在一起,和十多个象父母一样年纪的老师。后来品尝到了受欺负的滋味。什么叫欺负,就是二年级的伢打一年级的伢,或几个伢打一个伢,或力气大的伢打瘦弱的伢,或最敏感的,男伢打女伢。受欺负了以后,自然就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远远地看着那些欺负或受欺负的场面(心里暗自想,幸好挨打的人不是我)。此外,也听老师在讲台上讲(小学1~5年级,只有语文和数学),印象最深的只是aoe和123,第二天老师检查未完成家庭作业的,老师要打手板(少则3下,多则30下),因此,经常想办法撒谎骗老师为什么没做作业,甚至逃学。升学考试,语文数学都及格能顺利升到二年级的人只有两三个,更多的人要重读一年。

重读的这一年,班主任是个上了年纪(约50岁)的老头,讲数学,却特别得亲切,从不打人。不知道班上有多少人(反正占多数吧)很听老师的话了,会认真听讲和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但我是其中最老实的一个,我开始喜欢上老头的课,并至少在数学上保证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于是我的数学成绩很快成为年级第一(语文可算名列前茅)。正当我淌漾在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中,愈加出色的时候,老头突然一连好多天都没来给我们上课了,只听其他老师说他到医院治病去了。不到两个月,却听到老头死了的消息,校长组织我们班上成绩好的前20名同学,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到老师家和老头灵前开了简短的追悼会,是在一个严严的烈日下,汗水都打湿了所有人的衣服。我猛然感到,我永远地失去了一个,我喜欢的人和老师,内心的滋味自己不能不会也不好形容,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并非很痛苦的感觉。日子一天一天地过,老头的死很快被我和大家淡忘和习惯,而我的学习成绩总是年级第一(极少第二)。

从重读的一年级到五年级小学毕业,我的成绩一直是全校最好的,经常参加竞赛和拿数学竞赛满分,但除了老师的口头表扬好象没有其它的什么奖励,后来觉得这一点是最遗憾的一件事情。

初中,我被分到(离家3.5公里)镇上离哥哥姐姐还有同伴们较远的另一所中学读书,心里总觉得很孤单,融不进周围的人群和找不到小学学习的感觉,经常被几个不同班的同学打还要给他们钱,我的成绩一直不好不坏,偶而能参加县里举办的竞赛。但大抵是在初中的时候,我开始体味到,辛劳的父母,无论春秋冬夏,无论严寒酷暑,整天没日没夜,真正脸朝黄土背朝天地种地和干活。尤其是初二的时候(当时姐姐念初三)一个春节年饭后,父亲对姐姐和我说,我们两人要下一个学,他无力再负担三个伢的学费生活费。父亲要我们俩自己决定谁下学,我第一次感受到父亲的无赖,还有对姐姐和自己读书的担忧,尽管姐姐当时的学习成绩好得出名,但我却沉默无语(不知自己是否有意或装傻),最后是姐姐主动说下学的声音打破了平静的场面。

记忆中,父亲非常地勤劳,任劳任怨,憨厚老实,不爱多说话。其实,不断地发现,父亲比同乡大多的叔叔伯伯能干,除了会开拖拉机、机耕船和打谷机,他还会砌砖盖房,设计生活器物的造型使其更方便合理;父亲胆小,喜欢别人喊他去帮忙做事,赚钱的事情和得罪人的事情,他从来不敢做,他只是带着妈妈和我们,踏踏实实地耕田和种地;父亲的脾气很倔,他不求人做任何事情,他很少听别人的建议,总是一个人埋头苦干;父亲总是一副很着急的样子,人一看就知道他心里在忧愁或担忧什么事情,而事实是他的确在忧愁或担忧什么;父亲偶尔非常幽默,一两句话,能把在场的人乐翻天;父亲很少教我们做事情甚至很少对我们说话,更不会抱我们,甚至很少摸摸我们;父亲在我们小学的时候,每年会和妈妈一起,给我们做一套新衣……

父亲很爱我们,但没有细节(言语或行为)上的缠绵和感人,他几乎不会主动给我们买什么东西,几乎很少一起游戏或玩,让我们当时,感觉不到他对我们强烈的爱或感受不深。

姐姐的下学,让我有了深深地负罪感,我发誓好好学习,但努力的豪情壮志,总是消逝在具体的学习或生活之中,初中的成绩总是不上不下,七上八下。

后来考上了普通高中的平行(普通)班,但成绩是平行班里最好的。刚开学,后排坐着小学特要好但初中不同校的玩伴,全班也只认识他,而他也只认识我。我们俩很多话,我总是扭着大半个身子和他谈笑风生,起初没有任何顾及。后来,当我每次扭转过去要和他说话的时候,我总会看到大大的一双明亮而美丽的眼睛瞪着我,在眼光对接地一刹拉,她没有丝毫地躲避或转移,而我却已心生忐忑,面红耳赤,不敢多视,但那双眼睛的美,深刻地印在了我的心底。开学后的班级第一次调座,我没有调动,而那双美丽的眼睛被调到我的后排,这是我最期待却又最怕的事情,但它就是这样的。一次,我鼓起从来未曾有的勇气,掉过头问她,为什么以前每次我扭过去她都盯我,她丝毫没有否认,却说觉得我很好玩,原来如此。

熟了,经常聊天和说话。她叫敏,成绩一直很差,排到班上倒数,而我总是平行班年级第一并任班长。全班第二次大调座,她被调离我很远,她一时很不习惯,也不愿意接受离我很远的距离,她主动找到年轻的班主任,请求和我一块座,不论坐哪里。班主任很为难,她说她要从此好好学习,和我坐一块是希望能受到我的帮助和向我学习,而且我也赞同这样。事实上,我也相信她学习的愿望,我的确很赞同。班主任经不起她的励志豪言,终于将我们俩安排在班上左后角的位置,离黑板和教室门最远的地方。从此,我担负起监督帮助她提高学习成绩的重任—―在她不专心或小动作的时候,不断提醒她认真听讲。她的成绩略有起色,而我的成绩却呈直线下降,但我们很快乐,我非常乐意用做广播体操20分钟的时间,跑两里地为她买她最爱吃的甜烧饼,而她每天总能在做完体操后准时吃到。

日子一天天地过,高一下学期中期,我被不认识的同年级的人狠狠地揍了一顿,在学校厕所的一个角落里,并警告我不能再和敏继续那么相好。我懵了,但我咽不下被挨揍的气和接受不了用这样的方式来告诉我不能做什么事情,我开始变本加利地对敏好。不久,我又收到最严厉的警告和最惨痛地挨揍,我发誓将幕后的人找出来。在敏的坦白下,我很快知道了元凶,我决心要以牙还牙报仇血恨,花了十元钱(一周的生活费和车费),我很快找到帮手暗暗地教训了他一顿。而接下来,他又找人揍我,我又找人回敬,来来回回好几次,我们终于一起谈判,成为朋友(其实我觉得他不配做我的朋友)。但面子上的朋友还是要做的,我也害怕他找人揍我和没完没了,可是他老拉我一起去打电子游戏和看录象,我的开销大起来,他家有钱,他总是好不介意帮我花钱,逐渐地,我成为他一样的人,学习和荣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高一完了上高二,日复一日地游戏和录象,慢慢地被人感到乏味和厌倦。父母并不知我在学校怎么过和成绩怎样,她们对这个最小的老实儿子非常地放心(知道我不会不敢干坏事),老师也极少再关心我成绩的好坏,或许高中就是这样地过,这样地读。中国很大,外边的世界很大,很想知道其它地方每天都发生了或发生着什么,但知道不现实而把内心的这种想法打消地荡然无存。积习而单调的日子,在一所少有人考上大学的高中,让我渐渐地不明白,上完高中就是考大学,也没有想想上完高中不上大学去干什么。没到高三,我确实不知道,上完高中要考大学这回事。

一次偶然,和一同伴从游戏场归来,正是周六(那时是一周六制)下午开始放假,便问其回家否,回答是很想但没路费了,其实路费只要三块钱,我取笑他和胡乱翻开他的抽屉,却发现一本高中英语辅导书,8成新,几乎没被碰过,北京什么出版社出版几个字眼深深地刺激了我。我打开书看内容,非常赞同书中对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于是我问他,这么好的书,怎么还是新的,他告诉我是他姐姐在省城给他买的,我说我很喜欢卖给我怎样,反正他也没路费回家,他欣然答应。十几块钱的书,我花了五块钱买下了。这个周末我没有回家,而是在学校,整个周日一天,我把这本书看了近一半,而我瞬时感觉自己的英语好起来,我也突然坚信自己的英语成绩会考高分,我近乎狂热地看书和珍爱此书。接下来的月考,我的英语居然考出了平行班第一,全年级前几的成绩。太不可思忆了,一个高一高二近两年没怎么好好学习的人,靠一本书和不到一个月的短暂时间里,我开始相信神奇,我开始热爱学习和找回从前学习的习惯。

除英语成绩一直领先外,因为其它各门功课底子薄,进步是缓慢的,但高二的期末考试,我已经考出全年级前30名的成绩,这在5个平行班和2个重点班较量的历史上是没有的。高三,我以较好的成绩顺利进入重点班学习。重点班的同学都不认识我,甚至没有人在意班上最后多了一个同学。高三的第一次月考后,英语老师带着试卷在讲台宣布,这次月考第一名在我们班和说出我的名字,全班同学感到陌生、惊讶、惊奇、难以想象……我难以形容他们那时候的心理和感受。同学们开始认识我和与我交往,但更多的是紧张的高考备战,日以继夜,夜以继日,没日没夜地学习。起初,我的成绩一直直线上升,各门功课都平行提高并迅速成为年级前十名。但瘦弱的身体,以及一定的营养不良,或者还有什么其它的原因,我慢慢地被拖跨了,我的身体开始吃不消,记忆力迅速下降,而成绩也出现大幅下滑,虽然能保证在班级前20,但这样的成绩顺利考上大学是不可能的。

回家过了那年春节,然后是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上,我突然没了记忆和感觉,以前熟悉不过的知识变得模糊不清,而答题举步艰难,尤其是在物理考试(上学期,物理成绩赶上了并稳定在年级前10)上。成绩出来后,除开英语,其它各门课成绩平平,而物理却得了平身最低分。那个高三下学期,我和同学一样不辞劳苦备战,但成绩却无法上升,一只维持在较差水平。直到现在,这样一段经历在我心里还是个谜,我依然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经历了那年春节前后判若两人的一个过程。或许,在我身上发生的不可思仪的事情太多,那只是其中在普通的一件而已。

第一次参加高考,总分467,全校仅考上10人,总分分别在508~53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