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的生活 沸腾的牛市


  失眠的夜晚很容易回想起过往的心事,过往的心事总伴随着一份莫名的心情,突然想起儿时记忆深刻的这支曲子,我想博客里的中年朋友应该都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罗马尼亚电影中的这首插曲---《沸腾的生活》……

  以海鸥的鸣唱开始,伴随着大海的波涛声,轻快明媚的口哨牵引出一段悠扬的电子音乐。镜头里的是白色骏马上的俊男美女、沙滩、阳光、慢镜头、飞扬的马鬃及青年男女不可企及的幸福表情,加上和音天使的伴唱。时光在不动声色中静静地流逝,心就像被月光抚摸过一般,似水流年就这样静静地躺在记忆里。

  这乐曲鼓励着我们不少人用最好的态度去面对生活,那是一个纯洁的年代,那是一个美好的年代。

  今天,我们共同感受着沸腾的牛市,若干年后,我们也会象品味《沸腾的生活》这首优美的曲子一样回味着2007这轮激动人心的牛市行情。

  这轮牛市行情在中国经济长期繁荣、人民币不断升值升值诱发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改革开放多年积累的巨大民间财富、奥运盛会催生大国梦想、漫长熊市压抑后投资心态宣泄等因素作用下,展现得如此规模巨大,如此的波澜壮阔,让我们激情澎湃。

  相信不少朋友记得,中国的A股市场从当初的“老八股”起步至今,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可投资品种多达3000多个;相信不少朋友记得,中国A股流通市值从不足千亿壮大到现在的万亿元人民币。高盛首份A股投资策略报告更是鲜明地指出,2010年中国A股市场总市值可达2万亿美元,自由流通市值将达6000亿美元,在经济强劲增长形势下,A股市场可能进入快速增长通道,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随着工行、中行这些权重股的平稳登台亮相,随着建行、中海油等一大批红筹巨舰启动回归A股市场的步伐,2007年A股市场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资产供给压力,这会使2007年成为A股市场从理性繁荣走向全面沸腾的过渡之年。

  “走出去(QDLL--内地投资者往海外资本市场进行投资),请进来(红筹回归)”。多渠道,多门类,多品种形式的大规模扩容和分流引导着投资资本进行多途径的投资,对广大投资者来说即是挑战,也是机遇,有理由相信,随着这一阶段战略步骤的基本完成将是中国资产牛市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而当A股市场最终穿越理性繁荣之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全面沸腾的牛市,面对持续高涨的大盘指数,面对日平均20多万的新开户资金力量,面对日2000多亿元的巨大成交量,我们的A股市场也不可避免的出现非理性泡沫的挑战。

  前无古者式的牛市格局正挑战着我们每个投资者的智慧和信念,如何坚定自己的投资信念,如何坚持理性操作的思想,如何规避市场随时出现的风险……成为我们每个投资者必须时刻牢记和上下求索的思考。

  站在全球的眼光上看,牛市行情的起步、发展和延续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三个阶段,结合我们A股的这波牛市特点,我曾经在2007年5月11日写过一篇《解读中国牛市的黄金岁月》,其中我把中国牛市区分为如下三个发展阶段:以国内基金和机构为主导的市场主力通过2005年“北京会议”后发动了以有色资源等股票为导火索的火暴炒作,打响了“千点保卫第一战”,沪市大盘终于出现了久违的日过百亿元的成交量,从998点到1300点这是牛市行情的恢复性行情。

  从2006年8月17日到2007年的元月,这是第二波。其核心品种是宝钢股份(600019)、中国国航(601111)等低市盈率的大盘蓝筹股发动的价值推动行情,指数从1300点一路走到4300点,而4300点到5400点则是资金推动行情这样一个性质的阶段。

  越是牛市行情发展的深入,越容易引起市场的广泛争议,包括对指数逐步攀高认同程度的差异,包括对价值投资和价值分歧的差异,包括对泡沫与繁荣的矛盾等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市场的演化,认同程度不断提高。而往往在市场倾向一致的时候,市场的风险和调整总是最容易发生的时刻,这是本人多年证券投资生涯的总结。

  我衷心希望我们的牛市能够缓步轻移,保持一个稳步健康而不失理智的步伐前进,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这趟满载着曾经饱经创伤的中国股民的牛市幸福列车走得更远更久。

  但是,我们不得不密切关注来自市场各个方面的信息和警示,历史经验表明,当股市的上涨进入资金推动型阶段后,市场泡沫的产生也就无可避免了。而根据投资者的理性程度,股市的泡沫又可以分为理性泡沫和非理性泡沫,问题是,当密集的政策调控后,A股市场的估值泡沫是否处在理性和可控的范围之内,我们不得不思考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