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信箱:中国学者羞耻的职称买卖


 

    2007年7月10日,我在电子信箱中,收到了一封征稿信,内容是这样的:

发件人: "renhaiyong2000" <[email protected]>  添加到地址簿
收件人: "renhaiyong2000" <[email protected]>
主题: 《科技信息》杂志学术论文征稿启事
日期: Tue, 10 Jul 2007 23:51:08 -0600
   
    《科技信息》杂志学术论文征稿启事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9960,国内统一刊号:CN37-1021/N,邮发代号:24-72 《科技信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山东省科技厅主管的国内公开发行的 旬刊杂志。是省级刊物、山东省优秀期刊。 《科技信息》杂志以第一线科技、教育工作者为读者对象,追踪科研、教育工作新动态,反映科教工作者的言论和呼声,关注基层科教工作者在其理论领域内的探索、创新实践活动和学术研究成果,是广大科教工作者阐释观点的理论平台。 《科技信息》杂志重点栏目有:本刊重稿、科教视野、高校讲台、职业教育、教改前沿、教学研究、课案赏析、治校方略、企业与经济管理、建筑与工程、交通与路政、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机械与电子、图书与档案管理、医疗与保健、环保与绿化、农业科学苑、法制论坛、党建与政工、理论纵横、问题与探讨、财税科技、金融之窗等。 《科技信息》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9960,国内统一刊号:CN37-1021/N,邮发代号:24-72,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本。全年36期,上、 中、下旬均单独计期。投稿方式以发电子邮件为主。稿件要求按国际期刊标准格式,题目要简洁,切中主旨,文前要有"摘要"、"关键词",文后要加注"参考文献"、第一、二作者个人简介、作者单位、详细通信地址、电话(手机)和电子信箱等。 《科技信息》杂志现面向科技、教育、金融、法学、医疗、行政管理,尤其是建筑与工程行业、全国大中专院校等部门诚征优秀稿件。欢迎投稿。 注: ①查询本刊刊号办法: 先登录"山东新闻出版局网",打开"电子公告",并点击右下角的"更多",打开一个页面后,再点击右下角的"更多",然后点击当前页上的"山东省正式期刊年度核验公告"(网址为http://www.sdxwcb.gov.cn/dzgg/xxdjgg/20041209131359.htm)便可从中可以查询到相关情况。也可直接打电话给"山东新闻出版局期刊处"查询。 ② 山东省科技信息杂志社除此以外,无其它编辑部.   编辑部地址:(250014)济南市千佛山东二路19号园楼一层科技信息编辑部  编辑部电话:0531-88286881 0531-89293002 0531-58847904 0531-58847905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意思大家都看清楚了,这是山东一家叫作《科技信息》的杂志社发来的征稿信。第一封信收到之后,我没有太在意;可是,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我又收到了他们发来的同样的两封信,给我的感觉,好像他们很缺稿子,急于征稿。由于这家杂志社所涉及的稿件领域非常广泛,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都有,所以,我就把我的博客中的几篇文章整理了一下,发给他们。我一共选择了四篇文章,一是环保类的,《亲历无锡水事件》;二是法学类的,《电脑断案的五大优点》和《中国最重要的三部法律》;三是科技类的,《爱可刮起中国厨房的风暴》。文章发过去之后,很快地,我就在7月17日收到了他们的回复,内容如下:
 
                   《科技信息》论文采稿电子通知
您的论文本刊已收。经编辑部严格审核,其内容和质量符合本刊发表要求。您的文章本刊计划安排在2007年8月份下期正刊发表。本刊正刊收费标准:每篇3000字以内收费600元,另外每增加1000字加收150元,文章中的每个图表加收50元。此费用为纯版面费,不含开具发票的税收;如需开据正规发票,请另加10.5%的税收。
本期截稿时间7月25日以前,请您接到此本通知后,务必在此日期前速寄相关费用给本刊,以便我们统筹定稿和排版 ,汇款后请发电子邮件通知我们。本刊出版后,第一、二作者免费各赠样刊一本,若另外再多要样刊,每本收费10元。由于普通邮寄丢失率高,本刊恕不再办理普通邮寄,一律挂号邮寄(挂号每本样刊收邮寄费5元;如需办理邮局特快专递的,一本为30元,两本为50元)。
                                                                              汇款请汇到我刊专设的农行银联卡:62284  8025  00756   96717 户名; 谢光明
                                                                                  通讯收款地址(250014):济南千佛山东二路19号省科技厅综合楼园楼一层科技信息杂志<<在截稿前收不到汇款而延误刊登时间,本刊不责任>>  收款人:谢光明                                                                                                                编辑部:   0531-88286881     0531-58847904      0531-58847905     0531-89293002   13156126540 (短信接收)
特别提醒:①汇款后请发电子邮件说明,汇款时间,汇款金额,汇款人,论文题目,详细的通信地址,联系电话。便于我们登记。为了使您的论文及时刊出,请尽量从农行办理汇款业务,否则,采取其它汇款方式,在截稿前收不到汇款而延误刊登时间,本刊不负任何责任。
                                                                                                     科技信息杂志社

      我一看,原来他们走的是自费发文的路子;我的回答很简单,只有八个字“自费发文,请找别人”。
    有的读者本身就在大学或是科研单位工作,对这样的事情早就觉得不新鲜了,有人可能还没有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吧?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在高校或是科研单位工作的人,需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评职称。比如,高校从助教、到讲师、到副教授、到教授,科研单位也有对应的职称级别。职称决定了学者们在单位的地位,也决定了在单位的收入,和各种待遇,比如房贴等等,所以,大家都争先恐后的。但是,国家有一个要求,评各级职称都需要有论文发表,尤其是评高级职称,副教授、教授,还要求论文必须在国家的一线期刊上发表。一方面,有些学者们本身就是走应试教育的路子过来的,考试挺在行,既没有思想、也没有观点,没有自己的东西可以论,何来论文呢?又何来发表呢?另一方面,总不能在单位靠小职称混一辈子吧。怎么办呢?任何需求现在的市场都会接上,于是,就有期刊专门干那花钱买论文发表的事情。也就是说,作者把自己的文章推上去,但是根据文章的字数多少,作者要倒过来给杂志社一定的费用,相当于花钱买一个发表的论文。有人可能会想,如果本身能写出还能将就的论文,做这种买卖还有可能,对那完全写不出文章的人来说,该怎么办呢?我们现在的市场很彻底,什么需求都能在市场上找到。对于那种完全整不出文章的主,杂志社早有考虑,他们会找人帮你写文章,署你的名字,当然假作者要花的钱比那真作者要高出很多。
    前段日子我有一个在大学工作的朋友,他现在是副教授,想往教授上冲;他问我有没有朋友可以帮忙在一线杂志上发表文章。有人可能会想,这有钱就行的事,为什么还要托人呢?因为有些杂志社怕做得太明显了搞出事情来,还有的杂志社由于每期的容量有限,又由于名气太响有很多人等着在那儿发文呢,所以,没有熟人还发不了文呢,花钱有时还要托人。我给我在北京的一个朋友说了一下,他说,他有办法帮着在一线的杂志上发文章,并说发一篇文章要付一万元;如果要想出专著,他也能帮忙。自己有稿子成,没稿子也成,甭管是从哪儿搞来的稿子,反正出了钱以后会署上出钱人的名字。后来我给那个托我的朋友说了一下,他嫌太贵,自己想办法去了。
    我在高校工作的时候,看到挖空心思想发文的人很多。对于花钱发论文,我没有听同事们说过,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几个教师合起来,拼凑出一本教科书来,强行地推销给学生;然后,再以这本书作为自己的写作成果评职称。有很多教师都是用这个办法评上副高级、高级职称的。
    当然,借花献佛还有别的招数。有一个女教师,原来是副教授,再婚的时候有意找了一个能写书的正教授,然后在对方的专著上,署上了自己的名子,把书推出来了;没多久,凭这本书,她也成了正教授。可是,由于她和那老头交换大于感情,两个人的婚姻维持了没多久,老头提出离婚;在法庭上,老头说出了“借书”的事。这时候,女教师已经是女教授了,老头说说也就算了,职称一般是只上不下的。
    我现在回想起来,我在高校工作的时候,让我欣慰的事之一,就是我从来不做花钱发文章的事情。尽管这样使我损失了很多东西,但没有办法,我不太喜欢做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对于花钱发论文的事,我觉得要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我们国家的职称论文制度弊端很多,本身就是早应该废除的了。另一方面,我们的科研教学人员变得那么急功近利,那么喜欢打造快餐式的学术成果,对于国家来说,是件很悲哀的事情;对于学者本身来说,也有碍于高尚的学术精神,是一件让学者们很羞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