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展 见习记者 杨晶
一家机构专用席位就买入37亿元!在建行上市首日,机构上演了一幕大手笔抢筹好戏。
昨日,建设银行以8.55元开盘,收盘于8.53元,全日成交237亿元。与同时上市的两只中小板块新股上涨约200%相比,N建行32.25%的涨势似乎显得“相形见绌”,但在波澜不惊的涨势背后,是机构疯狂买入的身影。
上证所公开交易信息显示,建行买入的前五位均来自机构席位,共计买入54.87亿元,约占总成交金额的23%。其中一家机构席位买入额高达37.53亿元,创下了单个席位单日成交的历史纪录。
公开信息同时显示,卖出席位上也有机构出现,2家机构共计卖出8.62亿元。位居卖出席位榜首的中信建投某营业部,卖出金额高达16.28亿元。
业内人士推测,能以37亿元巨资买入建行一只 股票的机构,非新基金不能为,因为从常理推断,目前能有这么多活动头寸在手的机构,只有新近成立、仓位还不算太高的基金。另外,由于依据相关规定,基金在一只股票上的投资额度不能超过基金总资产的10%,因此,该基金规模至少应当在370亿元以上。
而从近日基金参与定向增发披露的信息来看,资产达到370亿元以上的基金,只有华夏蓝筹核心、中邮核心成长等寥寥数只,其中,华夏蓝筹核心成立于今年4月份,而中邮核心成长成立于今年8月份。
业内人士指出,基金之所以敢于在建行上市首日就如此大手笔建仓,一方面是看中建行在市场中“位高权重”的特殊地位,另一方面,建行的A股价格与其H股相比,价差在银行股中相对较小,而公司质地则颇为优秀。
建行不具备快速进入指数条件下月16日进沪指
本报讯中证指数公司网站昨天称,昨天上市的建设银行(601939.SH)不具备快速进入指数的条件,根据指数规则,其将于9月26日进入中证流通(5270.602,-86.32,-1.61%)(5270.602,-86.32,-1.61%)指数,10月16日进入上证指数、上证A股指数(5602.801,-92.48,-1.62%)、新综指(4531.963,-76.11,-1.65%)以及综合指数。
中证指数公司称,建设银行发行90亿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为2336.89亿股,因其A股总股本仅为90亿股,按照6.45元的发行价计算,其A股总市值为580.5亿元。根据其上市公告日即9月24日A股过去一年的日均总市值,其在全部A股中的排名为第29位,在沪市的排名为26位,不符合快速进入指数的条件,因此建设银行将不会快速进入沪深300(5361.021,-93.59,-1.72%)、上证180等成份指数。
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建行定价高并不是占便宜

早报记者 毛明江
以580.5亿元创下A股募资纪录的中国建设银行(601939)25日登陆A股市场,收盘报8.53元/股,较发行价上涨32.25%。就建行回归A股的热点问题,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在上市仪式结束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郭树清表示:“我们会控制贷款的增速,因为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有一些考虑。”
市值居全球银行业前三
继工行市值一度超过全球最大银行花旗银行之后,登陆A股的建行也开始了赶超其战略投资者、常年位居全球银行市值老二位置的美国银行。根据天相投资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昨日15时28分,工行总市值暂列第一位,其中、境内总市值为16287.46亿元,而包含H股在内的总市值则为21677.82亿元;而建行的境内总市值为767.7亿元,包含H股的总市值为19933.68亿元,折合成美元已经超过2500亿美元,位列所有在A股和H股上市的中资股的第二位。
以上市首日收盘价8.53元计,建行总市值接近2万亿元人民币。
“不是特别看重市值”
在25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建行董事长郭树清表示,“我们不是特别看重市值,不论进前十还是前三,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压力。”他认为,一个银行的好坏,关键要看盈利、价值创造、风险控制和客户服务,与世界上一些知名大银行相比,建行还有差距,不会因市值而自满。
当有记者提出“建行A股发行价明显高于工行、中行”时,郭树清表示,在金融市场上,时间是有价值的,建行发行A股晚于工行、中行,定价高并不是占便宜。
郭树清进一步表示,当初建行H股上市早于工行、中行,因而定价低于后两者,“我们也不认为是吃亏”。他说,建行得以提前一年引进战略投资者,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业务流程等方面都取得了富有成效的收获。
美国银行放弃反摊薄权
对于战略投资者的在此次股发行中的持股问题,郭树清表示,建行的A股首次公开募股,按有关部门的要求,并没有进行战略投资者的配售。两家战略股东美国银行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的持股比例下降,两家机构都放弃了使各自的反摊薄权。如果将来两家机构想恢复此前的持股比例,只能采取市场的方法了。
根据建设银行的A股招股说明书,在建设银行的A股首次公开募股之后,美国银行持有的建设银行股份从原来的8.52%下降到了8.19%,而淡马锡的持股从原来的5.9%下降到了5.7%。据了解,近年来工行、交行、光大集团等纷纷提出打造金融控股集团的目标,相比而言建行则较少提及金控概念。对此郭树清解释说,综合经营、金融控股或多功能金融业务等只是提法不同,并无实质区别。他认为,关键在于两点:其一,各类金融服务之间有紧密联系,客户有综合性需求;其二,不同门类的具体业务之间应该进行分隔,设置防火墙,以防范风险。
在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郭树清还透露,建设银行没有流动性紧张问题。建行今年新增存款1万多亿元,新增贷款只有3000多亿元,流动性很充足。建行在香港(H股)发布的2007年中报显示,建行贷款收益率为6.08%;存款付息成本为1.49%;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幅近102%;不良贷款率为2.95%。建行每股盈利0.15元。
五机构大买54.87亿
上海交易所公开交易信息显示,25日新上市的建设银行A股全天持续上涨约32%,机构资金成为助推股价上行的最大动力。
发行价为6.45元/股的建行,高开于8.55元,随后走势平稳,最终上涨32.25%,报价达8.53元。成交额高达237.67亿元,据钱龙行情软件显示,换手率高达43.43%。
与同日上市的山下湖、梅花伞分别上涨232.74%、199.30%相比,建行的上涨显得相形见绌,但其背后却有机构资金的热力追捧。
建行买入的前五位均来自机构席位,共计买入54.87亿元,约占总成交金额的23%。其中一家机构席位买入额高达37.53亿,在新股上市中实属罕见。同时卖出席位上也有机构卖出,2家机构共计卖出8.62亿元。位居卖出席位榜首的中信建投某营业部卖出高达16.2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