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决两国贸易磨擦,拓展到技术环保领域
中日化工界第五次官民对话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商务部的推动下,旨在化解贸易摩擦,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开展交流合作,共促中日化工界发展的“中国-日本化工界第五次官民对话会”,9月26日在北京举行。前四届以解决贸易摩擦为基础的官民对话,此次在保护环保、节能减排和技术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已经全面展开,其表现为双方共同签署了一个“中日石油和化工产业节能环保合作协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勇武在致辞中说:“此次中日化工官民对话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不但缓解了摩擦,促进了贸易,加强了合作,特别是在污染治理,推动清洁生产方面开展合作,取得了互利共赢、具有实质性的成果。”
商务部外贸司重要商品进口部处长邬沛民指出:中日两国化工贸易在两国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占两国贸易总额的11.8%,与2000年相比年均递增长19%。中日化工官民对话经过几年的努力,为加强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理解,减少中日化工贸易摩擦取得了较好效果。近几年来,我国对日本化学品提出的反倾销申诉案件已经逐年减少,2002年发生6起,2006年发生2起,今年也只发生1起。这说明官民对话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化工产品对我国的冲击,缓解了贸易摩擦。
日本经济产业省化学课长山根启在致辞中说,中日两国化工贸易在两国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占两国贸易总额的11.8%,与2000年相比年均递增长19%。其中,无机化学品、杂项化学制品、橡胶及其制品等化工增幅均达30%以上。从2001—2006年,日中贸易占日本外贸总额比重由11.8%升至17.5%,而同期日美贸易比重则由24.5%降至17.2%。为此他高度赞扬了中日化工官民对话的成果。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潘德润在致辞中指出,在国内生产大幅度增长的同时,进出口贸易逆差持续扩大,2007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进出口贸易额1473.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9%,贸易逆差为14.68亿美元,同比上升2.8%。其中对日贸易额进口101.69亿美元,出口额39.45亿美元,对日贸易逆差为62.24亿美元。其中有机化学品、合成橡胶、合成树脂进口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5%、34%、21.8%。
记者从会上获悉,中方向日方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由于中国正处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希望能够提供节能减排、环保的先进技术。二是希望将日方技术含量高的石油和化工产品拿到中国来生产,促进中国石化产品的更新换代,如:碳纤维、(聚丙烯酸盐类)、液晶合金技术、记忆材料等,在新产品、新技术方面可以多种方式加强合作,以促进中国化工行业的产业升级。
在本次对话会上,双方就日方关切的若干产品的倾销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及中方重视的节能、环保等问题进行了磋商和交流。
商务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日本化工协会、日本经济产业省、三井化学等中日企业代表和专家约100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