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收到这样一封信:
任先生:您好!
我看了您博客里的一些文章,感受很深。特别是看了您的那篇关于“大学生退学”的文章之后,感觉您的想法和见解很深刻、很现实。现在我有件事,想听听您的见解。
事情是这样的,我今年考上了西南一所重点大学生物学的研究生——是我们村里唯一的一名研究生,父母高兴极了,总算为他们挣了一口气。但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不想去读研,我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我的父母都是,当我打算打乙肝疫苗的时候已经晚了,我已经成为了乙肝病毒携带者(只是携带者不是大、小三阳)。而生物的研究生将来工作肯定是体检很严格的,所以我打算出去工作,将来自己做点小本生意什么的。前几天我找了个关于生物的工作,最后因为那个公司体检太严格所以放弃了。而且我不想搞科研,我对生物没有兴趣,从小到大我习惯了在外面活动,我是好动不好静的人,当初是听了老师的建议才选的生物,而且当初我也不知道我的病不能从事生物方面的工作,否则我肯定不会选生物的。还有我家庭条件很差,爸爸每年都要花不少钱治病,大学里和读研时都要贷款,我现在读研是自费。现在生物的研究生也不好找工作。
鉴于以上几点,我想工作,而不是按照父母的意思去读研,但是他们严厉要求我读研,不读的话他们会很生气的,尤其妈妈在我面前我哭——这也是最让我心痛的了,我不能告诉他们我的病影响以后的就业,不如现在出去工作好。那样爸爸会经常自责的,妈妈也会经常和爸爸吵架,埋怨爸爸,因为是爸爸先得的这种病。那样的话整个家庭就毁了。
我还有一周就正式开学了,我现在打算办理退学手续,去找一个对我的病要求不严格的工作,但听说要父母签字学校才给办理退学手续,所以父母是肯定瞒不住的。但是又怕他们知道了,我都不敢想象他们知道了会怎么样。是在学校浪费三年时间还是违背父母的意愿去工作,请您给我点建议?
希望您在你繁忙的工作之余给我一些建议,如果您不方便邮件回答的话,我可以白天某个时间给您打个电话,听听您的建议。谢谢您!
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一个困惑中的学生:小唐
小唐在信中说到的我的那篇文章,就是我在前不久写的《大一女生想退学,为何困难重重》。文中说:一个已经在上大一的女学生,由于厌学,想去做一些自己更喜欢的事情,所以想退学。我认为大学并不是成材的唯一之路,选择自己更喜欢的事情,给自己一些压力和挑战,也未必不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小唐同学就是看了我的这篇文章,才给我写这封信的。但是,一种选择,一条生活道路,并不是对谁都合适的;就像上大学并不适合所有的人一样,退学也不适合所有的学生。
从小唐的来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唐已经考上了研究生,但是,他不打算去报到了。理由有三点:一是他考上的生物学专业,他并不喜欢;二是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将来不太容易找到相关专业的工作,学了可能是白学;三是他的家里经济非常困难,如果选择读书,会使家里的经济负担更重。而去读书的理由要简单得多,他是他们村迄今为止的第一个研究生,父母觉得他去读研非常体面,所以,父母是不会同意他不读书的。他又不愿意让父母伤心,当时考研是为了父母,现在弃学的矛盾也是因为考虑到了父母的感受。
虽然小唐同学不想读书的理由有很多,但是,比起那个大一女生来,我对小唐弃学的看法是不一样的。理由如下:
首先,小唐不想读书的理由和那个大一女生有着本质的区别。小唐只是不喜欢那个专业,而非不想读书。有病和贫困都不是不想读书的内因,而是没法读书的外因。而那个女生,最主要的是她不想读书了,不是对她那个专业而是什么专业都不想读了。小唐能考上研究生,也说明他读书的心思和读书的能力本身都是很强的。这一点,我认为是是否选择弃学的关键。既然想读书又能读好书,为什么不读呢?
有人在看了我“大一女生”那篇文章之后,问我,你自己读书了吗?好像我赞同那个女生重新选择,是在做错误的导向;意思是我自己读了大学,为什么不支持别人读大学呢?这个观点搞错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主观上是不是想读书的问题。我只是说,不想读书的人、已经读不进去的人,可以选择读书之外的生活方式;而并不是说不管什么情况下,弃学都是应该的。这位小唐同学已经很不容易地考上了研究生,我认为,按他的读书天赋,他是不适合弃学的。
那么,小唐不喜欢那个专业又该怎么办呢?这有几种办法以,一是可以给学校讲明具体情况,看是不是可以换一个专业;二是等学出来之后,再考虑做自己更喜欢的工作。对于前者,我只是听说学校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以专业的调整,并没有亲历过。对于后者,我自己的做法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原来本科是学无线电通讯的,可是,我对这个专业一点也不喜欢。大学毕业之后,我改专业考上了法律专业的第二学士学位班。毕业之后,也考上了律师。可是,我在代理了多起案件之后,我发现有些法庭在采纳律师建议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律师在很多情况下,更像是一种摆设。我辛辛苦苦准备的材料和说法,经常处于自说自话的状态。这使我感到没有成就感。个人是很难去改变一种社会现象的。我又转而在知识产权领域发展,做起了专利商标的代理;做这个,让我感到了更多地愉快。
我希望小唐同学能够从我的经历中得到一些启示。那就是: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很难准确地选择最需要的东西,最适合的东西。但是,就读书来说,学的专业并没有人限制你一定要去做这个专业;学过的东西,也不会因为你不去做它,就成了一种浪费。我的体会是:我现在虽然没有去做我学的专业,但是,我学过的两个专业对我的思维和能力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工科让我更善于逻辑思维,也更善于动手;而学法律,让我更有理性、更深刻、也更有思辩能力。虽然从表面上看:学的专业没在做,但是,那些知识已经渗入到了我的心底和脑海,融汇成我的知识结构、知识内涵和知识能力的一部分,让我更全面、也更丰富,它对我做其它的工作非常有帮助。所以,我觉得小唐读了研究生后,即使将来不做这个专业的工作,照样可以凭借着读研时候更深邃、更严谨的思维训练,去做好其它的事情。
至于说有病不适合从事生物学专业的工作,这不是弃学的理由。身体不好就更应该有高的文凭,这样才能更好得就业。治病和读书并不矛盾。弃了学,也未必就能找到更适合的工作;弃学只会使自己今后的择业更困难。
其次、男生和女生对学历的要求和社会的适应面是不一样的。男生找工作,学历很重要,一般的本科文凭,社会上太多,光凭小唐的本科文凭还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有一点,女生可以通过婚姻得到她生活的一切,这就是社会上所说的“干得好还是嫁得好”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男子想通过婚姻在社会上立足很难。所以,女生选择退学的风险远远小于男生。男人是要靠自己地打拼来立足的。所以,小唐不能轻易地退学。不但如此,我还希望小唐在读完研究生后,再考博士研究生,越是身体不好,越是要有更高的学历,为自己的择业增加砝码。
总之,我不希望小唐现在不去报到,我认为小唐应该读起来再说。能够读进去书,这本身就是值得自豪的事情,至于其它事情,可以等这个大方向确定了之后,再慢慢地考虑。有时候,我们一下子考虑一揽子事,会觉得千头万绪的,而有些事情是需要走一步看一步的;走过了这一段,你可能会有新的思路、新的想法、和新的办法的。年轻时候的苦难,不仅没有坏处,反而会让你在吃苦的时候更深刻地体验人生,也让你在将来碰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将来这一切都会成为你难得的人生财富的。勇敢地走过去,前面会有一个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