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上涨的获益者,怎么会主要是农民?


  中新网9月4日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毕井泉今天上午表示,这次猪肉价格上涨的获益者主要是农民。

  毕井泉是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会上作上述表示的。他指出,现在生猪收购价格和猪肉零售价格上涨的幅度基本上是同步的。8月30日,36个大中城市的生猪收购价6.86元/市斤,同比上涨了78.2%,猪肉(精瘦肉)价格13.22元/市斤,同比上涨了72.4%,收购价的涨幅高于零售价的涨幅近6个百分点。所以说,获益主要是农民。

  看来发改委的官员们应该学习一下数学了。

  36个大中城市的生猪收购价6.86元/市斤,同比上涨了78.2%,猪肉(精瘦肉)价格13.22元/市斤,同比上涨了72.4%,

  也就是说原来的收购价是3.85元,每市斤收购价上涨3.01元。

  零售价原来是7.67元,上涨了5.55元。

  同样一市斤猪肉,农民多收入了3.01元。

  批发零售商多收入了5.55元。

  在总量上看,到底是5.55元多还是3.01元多?

  这还没有说到农民的数量以及粮食成本的增加,以及相对农民而言数量少得多的批发商和零售商。

  现在你还认为猪肉价格上涨的获益者,主要是农民?

  客观地说,农民是有获益,但是到底有多少,还很难说,但至少不会是主要获益者。

  批发商和零售商是否获利更多,也还需要结合销量来看,但直观的观点,应该比农民多。

  当然,与此同时好多人都不愿承认通货膨胀,说什么流动性过剩来应付不懂经济或者经济学的半吊子们,甚至也有可能这样说久了,自己也相信了也未可知。

  但究竟是什么导致的所谓流动性过剩,却遮遮掩掩,其根本问题还在外汇管制上,其实政府已经意识到,汇率管制及未完全放开,直接导致了外汇储备增加,储备增加同时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外汇的净流入,与流入相对应的就是本国产品的流出,和本国货币的流出,本国产品的流出招成生产供给的对内紧张趋势,而货币流出就需要更多的货币用来流出,但现在是汇率不完全放开的,没有这么多钱来换,怎么办,开条子印票子,又因为汇率不完全放开,条子自然不能回收,于是市面上的货币越来越多。

  这样,票子多了,货物外流了,国内东西能不涨价吗?

  因为票子多了导致的涨价,不叫通货膨胀?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