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六大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是现阶段的一个现实和紧迫的任务,特别是二○○五年下半年法国发生南部骚乱的教训,说明社会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决定着能否顺利进行经济建设。
在中国,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过去一些并不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变得明显和尖锐起来,值得各级政府的大力关注和解决。一个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的突出问题就是城市中的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问题。
据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统计,目前,在北京,仅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四个城区,就有「城中村」三百三十一处,居住人口七十一万五千人,占地面积九亿五千万平方米,违章建筑十一万九千间,建筑面积一百九十三万六千平米,违章建筑涉及常住人口三万八千户。
城中村问题的第一个特征就是秩序混乱,卫生环境差,比如海淀区的肖家河地区,向西有一条五百米的通道,是圆明园小区出行的主要道路,路面坑洼不平,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治安案件也时有发生。仅二○○四年冬天在这条小道上发生了两起持刀抢劫案件,人民大学的一名博士后被抢了笔记本计算机,还被刺了八刀。
第二个特征是多位于过去的城乡结合部,居民以失地的农转非人口居多。
第三个特点是基层组织不健全,管理混乱。
第四是市政基础薄弱,设施破旧。
第五个特点是外来人口多,成分复杂。
「城中村」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最主要的是开发征地遗留问题和政府措施不利的问题。开发征地遗留问题是「城中村」问题的主要成因。有的开发商征地后长期不进行实质性的开发建设,或者只办理农转居手续,不进行人员安置;有的土地代征单位将好开发、赚钱的土地先行开发,而对需要投入拆迁安置的则长期搁置;比如,北京市海淀区的圆明园花园别墅有限公司,在将以前易征的区域建设完成后,将人口密度大的肖家河地区遗留,长期不进行开发,形成城中村。还有一些建设项目处在同一地区,由于征地范围各自为政,出现了部分中间地带;此外,部分建设项目甩项,留下了一些边角地。
位于五环边的海淀区肖家河小区,农转居人员和无业人员占百分之八十,一九九四年农转居时,居民拿到的三万元土地安置费凭利息可维持当年生活,过了十年的时间,安置费所剩无几,致使居民情绪不稳,上访事件逐年增加,成为地区不安定的因素。
怎样才能有效根治「城中村」?北京市人大和政府都高度重视并决定大力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首先,要把「城中村」的长远改造和综合开发尽快提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制定「城中村」改造和综合开发规划及相关配套政策。
其次,坚持规划先行,将「城中村」改造纳入规划修编范畴,并按轻重缓急制定不同的解决对策和科学的改造计划,力避出现抢改局面。
第三,把「城中村」问题列入城市改造的重点,做好现有产权单位和住户的工作,加快整体规划和开发建设,大力推进征而未建土地开发建设,督促开发商尽快实施拆迁建设,对长期不拆迁建设的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收回其土地开发使用权并重新规划,尽快实施开发建设,通过开发建设带走周边的「城中村」。
我认为上述想法和措施都是正确的,解决城中村问题时候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一定要有时间观念,开发企业的欠债不可无限期拖延。政府责成有责任的开发企业限期完成城中村的开发,对于没有能力的开发企业坚决清除出建设市场,由通过招标产生的开发企业迅速开发改造城中村。比如前面提到的圆明园花园别墅有限公司,已经是没有资质的开发企业,应尽快清理,招聘新的企业开发肖家河地区。
2.政府部门恪尽职守,加强监管,防止和查处腐败。开发的进程是可预见的,政府部门可以做到让农民失地即开发,不开发就不失地,也可以做到督促企业按规划完成开发工作。出现开发不下去的城中村的情况,应着力检查政府有关部门是否尽到职责,是否有腐败现象发生。还以海淀区的肖家河地区为例,十几年开发不动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此文为作者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第2868号提案)
在中国,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过去一些并不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变得明显和尖锐起来,值得各级政府的大力关注和解决。一个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的突出问题就是城市中的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问题。
据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统计,目前,在北京,仅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四个城区,就有「城中村」三百三十一处,居住人口七十一万五千人,占地面积九亿五千万平方米,违章建筑十一万九千间,建筑面积一百九十三万六千平米,违章建筑涉及常住人口三万八千户。
城中村问题的第一个特征就是秩序混乱,卫生环境差,比如海淀区的肖家河地区,向西有一条五百米的通道,是圆明园小区出行的主要道路,路面坑洼不平,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治安案件也时有发生。仅二○○四年冬天在这条小道上发生了两起持刀抢劫案件,人民大学的一名博士后被抢了笔记本计算机,还被刺了八刀。
第二个特征是多位于过去的城乡结合部,居民以失地的农转非人口居多。
第三个特点是基层组织不健全,管理混乱。
第四是市政基础薄弱,设施破旧。
第五个特点是外来人口多,成分复杂。
「城中村」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最主要的是开发征地遗留问题和政府措施不利的问题。开发征地遗留问题是「城中村」问题的主要成因。有的开发商征地后长期不进行实质性的开发建设,或者只办理农转居手续,不进行人员安置;有的土地代征单位将好开发、赚钱的土地先行开发,而对需要投入拆迁安置的则长期搁置;比如,北京市海淀区的圆明园花园别墅有限公司,在将以前易征的区域建设完成后,将人口密度大的肖家河地区遗留,长期不进行开发,形成城中村。还有一些建设项目处在同一地区,由于征地范围各自为政,出现了部分中间地带;此外,部分建设项目甩项,留下了一些边角地。
位于五环边的海淀区肖家河小区,农转居人员和无业人员占百分之八十,一九九四年农转居时,居民拿到的三万元土地安置费凭利息可维持当年生活,过了十年的时间,安置费所剩无几,致使居民情绪不稳,上访事件逐年增加,成为地区不安定的因素。
怎样才能有效根治「城中村」?北京市人大和政府都高度重视并决定大力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首先,要把「城中村」的长远改造和综合开发尽快提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制定「城中村」改造和综合开发规划及相关配套政策。
其次,坚持规划先行,将「城中村」改造纳入规划修编范畴,并按轻重缓急制定不同的解决对策和科学的改造计划,力避出现抢改局面。
第三,把「城中村」问题列入城市改造的重点,做好现有产权单位和住户的工作,加快整体规划和开发建设,大力推进征而未建土地开发建设,督促开发商尽快实施拆迁建设,对长期不拆迁建设的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收回其土地开发使用权并重新规划,尽快实施开发建设,通过开发建设带走周边的「城中村」。
我认为上述想法和措施都是正确的,解决城中村问题时候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一定要有时间观念,开发企业的欠债不可无限期拖延。政府责成有责任的开发企业限期完成城中村的开发,对于没有能力的开发企业坚决清除出建设市场,由通过招标产生的开发企业迅速开发改造城中村。比如前面提到的圆明园花园别墅有限公司,已经是没有资质的开发企业,应尽快清理,招聘新的企业开发肖家河地区。
2.政府部门恪尽职守,加强监管,防止和查处腐败。开发的进程是可预见的,政府部门可以做到让农民失地即开发,不开发就不失地,也可以做到督促企业按规划完成开发工作。出现开发不下去的城中村的情况,应着力检查政府有关部门是否尽到职责,是否有腐败现象发生。还以海淀区的肖家河地区为例,十几年开发不动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此文为作者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第2868号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