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仍是制造业第一大国


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称,从很多方面考量,美国的制造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

    “日本是唯一能称得上对手的国家”

    《华盛顿邮报》的这篇文章称,根据经济分析局的数据,如果扣除通涨因素,可谓美国工业的巅峰时代。从1977年到2005年,美国制造业创造的价值从13万亿美元增至45万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该文称,美国人口占全世界总人口不到5%,生产的产品价值大约占全球制造业的25%,这一比例在几十年里几乎没有变化。迄今为止,美国仍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日本是唯一能称得上对手的国家。而且已经在竞争中落后了。中国一直在增长,但是现在也只占世界制造业的1/10

制造业工人受影响最大

《华盛顿邮报》表示,总体看来,美国的制造业比任何时候都要好,但同时也在经历急剧的变化,这尤其给工人带来了巨大压力。进口在不断增加,进口额占到了国内消费的制造业产品的1/3,而上世纪70年代这一比率是10%。

报道说,美国的出口比进口增长要快,但是美国公司面临来自中国、印度、巴西和其他低薪国家的价格竞争,这些国家已经成为全球劳工力和原材料市场的一部分。因此,制造商为了追求效率不得不重新安置生产线,任何能用机器的地方绝不用人。这就使得美国制造业没有衰退,制造业雇用的工人却急剧减少。1979年,美国制造业雇用了1900万工人,是历史最高数字,现在降至1400万,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报道称,工人的教育水平变化非常大。1973年,超过一半的美国制造业工人没有完成高中学业,只有6%的人上过大学。2001年,几乎半数工人有高中学历,l4的工人上过大学。

中国成为高科技企业的财源

美国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北卡罗莱纳州的制造业是个典型例子。《华盛顿邮报》的文章称,从2002年到2005年,该州丢失的制造业工作机会为72万个,34在纺织业、家具制造业和电子业。经济学家向美国制造商建议:瞄准高附加值的产品,用美国的高科技优势来抵御高劳动力成本造成的压力。北卡罗菜纳就采取了这种策略,积极推动生、物科技制造业的发展。在过去10年里,该州的生物科技公司从131家增长到386家,雇用的工人从2万增加到47万。刚入行的工人年薪在27万美元到35万美元之间,有经验的制造业工人工资比这高很多。

    文章表示,中国被很多美国制造商视为致命威胁,但在高科技企业那里,中国则是新的财源。比如北卡罗莱纳州的格兰·拉文纺织厂,原来雇用225人,生产连裤袜。现在该厂只雇用156名工人,他们使用电脑来控制机器人,工人每小时的薪水在10522美元之间,他们生产的高科技布料销往中国,中国工厂用这些材料来制造太阳伞,然后销往美国,而中国工人的月薪还不如这种高级太阳伞在美国的单把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