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扩张的历史


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历程发端于1978年高考制度的恢复,至1998年高校扩张开始则进入到了一个加快发展的阶段。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2%,是1990年的6.47倍,是19982.24倍;2006年,全国每十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达到了1816人,在校大学生总数超过了2300万人。随着高等教育扩展步伐的加快,中国已经进入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和机会配置的方式,高等教育扩张的根本动力在于伴随中国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所产生的规模庞大的劳动力市场对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人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根据国务院2004年发布《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显示,我国劳动力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其中,1990—2003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步增长,由18.5%提高到29.3%,从业人员达到21809万人。19902003年,全国共增加从业人员9683万人,平均每年新增745万人。

20022007年,中国GDP增长率分别为8.00%9.10%10.10%9.90%10.70%10.80%,年均增长率为9.80%20012008年中国大学毕业人数分别是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5万、413万、495万、559万;从20022008年中国大学毕业人数增长率分别为26.10%46.20%32.10%19.60%23.30%19.90%12.90%,年均增长率为25.30%,是同期GDP年均增长率的2.58 

可以说,每年毕业大学生增长率远远高于中国GDP增长率这一现象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带来大量失业下岗工人和伴随城市化进程产生了大量农民工的情况下,整个劳动力市场已经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1992,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2006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对个体劳动者而言,进入劳动力市场并获得一个好的工作机会的门槛正在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