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闻刊登了《北京晨报》的消息。新组建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第一笔投资,帐面亏损已达55亿人民币,30亿美圆的投资已经损失了近四分之一。据报道:该项投资是在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筹备期间(今年5月份)实施的。黑石公司对外发布的财务报告称:业绩由盈转亏,且亏损金额高达1.132亿美元,成为昨日股价大跌的导火索。由于受次级按揭贷款违约率上升和信用市场萧条的影响,黑石第三季度的房地产业务收入急剧下滑44%。
面对这个局面,我们的周大行长面对媒体的询问,泰然自若,微笑着答曰,我们是做长期投资,重在股权收益,但没有投票权,并承诺四年内不转让。
笔者在一个月前,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挂牌时就曾指出,该公司的宗旨就是一个失败且危险的决策(见拙作《明知是坑,为什么还奋不顾身地往下跳——失败的金融决策》)。做为局外人,是不可能知道这个投资公司在筹备期间就开始拿钱去填美国人的坑。再看周大行长现在的表现,我除了说真他妈的阿Q外,还真是无语了。
不过再往深处想想,公司在筹备期间就做出如此之举措,除去胆大妄为外还能说明什么?中航油海外公司的老总做油品期货损失了五亿多美圆而锒铛下狱,我们的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造成如此损失而无所谓,难道靠发行的大量国债做后盾就不怕“这点亏损”了吗?再就是筹备期间就有此大手笔,是不是违反了《公司法》或是一些相关法律规定的有关条款呢?反正一般的公司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前要有这样的行为肯定是不能允许的。这个官办的公司大概是例外吧!
占了10%的股份,对任何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来说,都不能视其为是小股东了,可惜啊,中国的大股东到了美国的公司内连发言权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国人去玩,然后就是等着天上掉馅饼了。可话说回来,要是掉下不是馅饼而是块大砖头,就说没砸着脑袋,可砸在脚面上也疼啊。四年不转让,那就是告诉美国佬,你们好好地玩,时间有四年呢。至于股权收益,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股份公司有盈利,你的投资就有收益;要是经营亏损的话,对不起,也是按股分担,谁也跑不了。所谓投资有风险,就在于此。
再看接受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巨额投资的美国黑石私募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背后的业务就是房地产业务。众所周知,美国房地产界刮起次级债务市场的金融风暴,已经损失了几千亿之巨,而中国的六大银行投资其中的资金也已损失了600多亿(上半年的公报),想那个黑石在美国危难之中挺身而出,企图来拯救美国房地产的次级债务危机,但以其区区300亿美圆的身价,真有杯水车薪之感,更有飞蛾扑火之嫌。不过美国人会玩,尽可能动用他国的财富来为自己化解本国的危机,就是不成功,损失的主要是他国的财富;(如中国的一句老话,死也拉个垫背的)美利坚合纵国自登上这个世界舞台起,就是以损人利己的面貌出现,最典型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烧遍几大洲的战争,各国(不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均满是战争的创伤,惟独美国一枝独秀,从而成就了其世界第一强国的好梦。这样的国家是理想的投资环境吗?除了让你的投资血本无归外,大概不会有别的结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就是前车之鉴;再就是近期签订的韩美商务合约,在韩国也遭到了韩国各界的反对,以至造成了上万警察和几万示威者发生了大规模地正面冲突。而我们个别的金融企业家献媚美国佬是悄悄地进行,反正有着15000亿元的国债支撑,我怕谁啊?损失了,不就是缴了点学费吗?一个刚起步对外投资公司,缴点学费也是很正常的。看样子,这15000亿的国债是准备全部投向美国了,如此就差不多将其上半年次级债务市场的损失抵消掉九成,再加上其他地域过来的资金,美国的市场危机就能过去了。至于什么时候能复苏并重新发展,四年的时间差不多吧!
文写至此,结论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过路的大侠都已能有自己清醒地判断。而我只能说,在21世纪的中国,阿Q精神永放光芒。
面对这个局面,我们的周大行长面对媒体的询问,泰然自若,微笑着答曰,我们是做长期投资,重在股权收益,但没有投票权,并承诺四年内不转让。
笔者在一个月前,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挂牌时就曾指出,该公司的宗旨就是一个失败且危险的决策(见拙作《明知是坑,为什么还奋不顾身地往下跳——失败的金融决策》)。做为局外人,是不可能知道这个投资公司在筹备期间就开始拿钱去填美国人的坑。再看周大行长现在的表现,我除了说真他妈的阿Q外,还真是无语了。
不过再往深处想想,公司在筹备期间就做出如此之举措,除去胆大妄为外还能说明什么?中航油海外公司的老总做油品期货损失了五亿多美圆而锒铛下狱,我们的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造成如此损失而无所谓,难道靠发行的大量国债做后盾就不怕“这点亏损”了吗?再就是筹备期间就有此大手笔,是不是违反了《公司法》或是一些相关法律规定的有关条款呢?反正一般的公司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前要有这样的行为肯定是不能允许的。这个官办的公司大概是例外吧!
占了10%的股份,对任何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来说,都不能视其为是小股东了,可惜啊,中国的大股东到了美国的公司内连发言权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国人去玩,然后就是等着天上掉馅饼了。可话说回来,要是掉下不是馅饼而是块大砖头,就说没砸着脑袋,可砸在脚面上也疼啊。四年不转让,那就是告诉美国佬,你们好好地玩,时间有四年呢。至于股权收益,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股份公司有盈利,你的投资就有收益;要是经营亏损的话,对不起,也是按股分担,谁也跑不了。所谓投资有风险,就在于此。
再看接受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巨额投资的美国黑石私募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背后的业务就是房地产业务。众所周知,美国房地产界刮起次级债务市场的金融风暴,已经损失了几千亿之巨,而中国的六大银行投资其中的资金也已损失了600多亿(上半年的公报),想那个黑石在美国危难之中挺身而出,企图来拯救美国房地产的次级债务危机,但以其区区300亿美圆的身价,真有杯水车薪之感,更有飞蛾扑火之嫌。不过美国人会玩,尽可能动用他国的财富来为自己化解本国的危机,就是不成功,损失的主要是他国的财富;(如中国的一句老话,死也拉个垫背的)美利坚合纵国自登上这个世界舞台起,就是以损人利己的面貌出现,最典型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烧遍几大洲的战争,各国(不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均满是战争的创伤,惟独美国一枝独秀,从而成就了其世界第一强国的好梦。这样的国家是理想的投资环境吗?除了让你的投资血本无归外,大概不会有别的结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就是前车之鉴;再就是近期签订的韩美商务合约,在韩国也遭到了韩国各界的反对,以至造成了上万警察和几万示威者发生了大规模地正面冲突。而我们个别的金融企业家献媚美国佬是悄悄地进行,反正有着15000亿元的国债支撑,我怕谁啊?损失了,不就是缴了点学费吗?一个刚起步对外投资公司,缴点学费也是很正常的。看样子,这15000亿的国债是准备全部投向美国了,如此就差不多将其上半年次级债务市场的损失抵消掉九成,再加上其他地域过来的资金,美国的市场危机就能过去了。至于什么时候能复苏并重新发展,四年的时间差不多吧!
文写至此,结论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过路的大侠都已能有自己清醒地判断。而我只能说,在21世纪的中国,阿Q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