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08)007
本文发表于
2006年以来,不断有大盘H股回归A股。每当有H股回归,其认购权证都有明显的异动,并影响了A股的定价及上市后的走势。
本文选取了中国神华、中石油,对其H股、各两只成交较活跃的认购权证、恒生指数在各自的A股发行的各个阶段的价格走势,列表做简要分析:
名称 |
过会前5个交易日走势 |
过会日价格变动 |
过会至A股上市前走势 |
A股上市日走势 |
A股上市后10个交易日价格变动 |
神华H股 |
14.12% |
-0.55% |
14.5% |
0.15% |
8.32% |
权证1(4646) |
70.27% |
-7.94% |
91.38% |
4.5% |
32.08% |
权证2 (1307) |
75.31% |
-8.45% |
86.15% |
-4.13% |
28.45% |
恒生指数 |
4.20% |
-1.20% |
12.89% |
1.65% |
3.92% |
神华A股 |
|
|
|
|
15.51% |
中石油H |
12.11% |
10.34% |
37.06% |
-8.16% |
-19.33% |
权证1 (5537) |
92.16% |
68.37% |
262.42% |
-20.07% |
-60.46% |
权证2 (2130) |
134.92% |
58.78% |
200.43% |
-20.40% |
-56.94% |
恒生指数 |
3.80% |
2.74% |
14.75% |
-5.01% |
-5.12% |
中石油A |
|
|
|
|
-13.40% |
根据上表,可以发现:
1、受回归A股的影响,A股上市之前,H股正股及权证明显强于恒生指数。如在A股过会之前5个交易日,中国神华和中石油H股的涨幅分别是恒指的336%、319%。而各自的认购权证因杠杆作用,涨幅更大。而A股上市后,利好出尽,H股及认购权证明显弱于大盘。上市当天,神华涨幅仅恒指的9.09%,中石油下跌幅度是恒指的163%。上市后10个交易日,中石油跌幅是恒指的378%。(神华强于恒指是受到其A股表现强劲的影响)
2、发行A股过会及A股上市当天,H股及认购权证表现较之前趋于平静。
3、受恒生指数大盘影响明显。神华发行A股过会当天,恒生指数有较大跌幅,神华H股及权证均有下跌;而中石油发行A股过会当天,恒指大涨2.74%,中石油H股随之大涨10.34%,其认购权证更是出现了超过50%的涨幅。中石油A股上市时,恒指已见顶回落,拖累中石油H股当天大跌8.16%。
4、A股上市前,H股的认购权证实际杠杆系数明显大于A股上市后。如神华的认购权证5537,A股发行过会前5个交易日涨幅是H股的761%,而A股上市后十个交易日,跌幅只是H股的313%。其他时间段同样具备该特征。估计A股发行前,H股上涨是可以预期的,资金为获得远高于H股正股的收益而抢筹;而利好兑现后市场恢复冷静。
以上权证的表现,除A股相对于H股普遍高溢价外,与当时大陆及香港股市特定的环境有关。一般大盘股上市,对市场都是利空。而A股正处大牛市,市场缺乏优质筹码,一旦H股回归,往往受到追捧;同时以远高于当年H股的发行价发行,能增厚公司的资本。H股价格也水涨船高。而大量资金勇于介入相关正股的认购权证,大肆炒作,又对H股正股价格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H股价格的上涨,又直接拉高了A股的发行价。神华与中石油的A股发行价,按港元对人民币0.95:1的汇率,分别比各自A股发行过会前5个交易日的收盘高11.09%和52.07%。在神华与中石油A股上市后不久,H股与A股价格双双明显回落,与H股正股及权证的过度炒用不无关系。不排除个别资金炒作认购权证,拉高H股价格,以在参预A股认购时获取更多收益的运作。如市场处于平衡市或熊市,则情况可能大不相同。认购权证的暴利能否在今年红筹股的回归时复制,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而对于管理层来说,如何避免H股权证及正股的借机炒作对A股定价的影响,保护A股投资者利益,是个新课题。
四只权证的情况:
名称 |
代号 |
上市日 |
结束日 |
杠杆系数 |
神华高盛八零二购 |
4646 |
|
|
4.91 |
神华汇丰八零二购 |
1307 |
|
|
4.68 |
中油雷曼八零三A |
5537 |
|
|
14.87 |
中油汇丰八零一B |
2130 |
|
|
13.96 |
注:表中杠杆系数并非实际杠杆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