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必须为穷人说话


经济学家必须为穷人说话
最近一段时间,人们就经济学家要不要为穷人说话进行辩论。有人打着经济学是科学的旗号,认为经济学家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研究问题,而不是替谁说话的问题。经济学家要不要为穷人说话,我的答案是,代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家必须为穷人说话,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家必须为资产阶级说话。至于有人说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那是不可能的。必须指出的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经济学,和替穷人说话并不矛盾,因为一个是世界观的问题,另一个是方法论的问题。为穷人说话是世界观的问题,而研究经济学是方法论的问题。当然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存在关系的,这里不作讨论。
创造价值的是什么?是劳动?生产要素?还是效用?凡是认为劳动创造价值的经济学家,都必须为穷人说话,凡是认为要素或效用创造价值的经济学家,都必须为资产阶级说话。本来在我们国家,不存在经济学家为穷人还是资产阶级说话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价值。可那些不伦不类的理论和代表,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宣传的是资产阶级的理论,把本来解决了的经济学问题,重新包装起来,说什么经济学家不要为穷人说话,这么明目张胆地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竟然披着科学的外衣,这也是发生在改革开放的时代。
劳动有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分配价值的劳动,资本运作的劳动属于分配性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劳动属于生产性的劳动,创造价值。比如农民种了1亿吨粮食,他们创造了价值,资本家通过上市赚了1000亿,他们不创造价值,因为他们只是利用企业制度和货币制度的缺陷,用一只看不见的手将农民种的粮食转移到自己的手里而已。资本家为了开发更多赚钱的手段,制造越来越多的分配工具,他们把这个过程叫做金融创新。所谓的金融创新就是以实物资产权利为基础创造一系列权利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金融产品、衍生金融产品的大量出现。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一个是生产问题,一个是分配问题,一个是产品的使用问题。如果我们只考虑生产和分配问题,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现在有些经济学家,颠倒生产和分配的关系,认为分配决定生产。最典型的就是消费、投资、出口是什么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其实,只要我们稍微作点思考,就不难发现,消费、投资、出口都是分配的结果,它们由生产决定,没有生产出来的产品,拿什么去消费、投资、出口?消费、投资、出口怎么也不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它们的作用,充其量也就是通过分配对生产的反作用来实现而已。
为生产者说话还是为分配者说话?这是经济学家的选择。可能有人会说,我既为生产者说话,也为分配者说话。事实上,经济生活中,纯粹的生产者或分配者不多,问题是矛盾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从这个观点来看生产者和分配者,为谁说话就清楚了。
为分配者说话就是为富人说话,或者为资产阶级说话。资产阶级用权利和资本参加分配,他们不是生产者,是产品的占有者。为生产者说话就是为劳动人民说话,劳动人民才是产品的生产者。
经济学家必须为穷人或者劳动人民说话,因为只要承认马克思经济学的经济学家,只要承认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学家,都必须为穷人说话。产品都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他们创造的产品,被富人利用企业制度、货币制度的缺陷分配走了,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家又怎么能不为穷人说话?只有那些认为分配可以创造价值、资本可以创造价值的经济学家才必须为富人说话,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富人的利益。
参考书目:《马恩选集》,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循环经济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谭根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