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20日上市,由于停牌等原因,截止上周五,“烤鸭”全聚德挂牌仅仅只有23个交易日,但却有9个交易日股价封于涨停,“烤鸭”疯狂飞天成为时下市场的一道“风景线”。
“中华餐饮第一老字号”、奥运概念等光环笼罩,全聚德上市第一天就吸引了大资金的关注。当天以36.81元开盘,以42.30元收盘,涨幅高达271%,换手率87.07%。无论是首日涨幅还是换手率,在近期的市场中均较突出。然而,对于“烤鸭”的估值,机构们显然不那么乐观。安信证券给出目标价28元,国都证券认为全聚德对应估值区间为35.0-38.5元,兴业证券小幅调高2007年PE预期也只给出36元左右的估值价格。显然,全聚德目前的价格水平早就大大超出了机构的估值,也大大超出市场的想象。
“烤鸭”的疯狂不仅表现在能够连续拉出涨停板,即使是深交所采取停牌措施之后仍然如此。更诡异的是,去年12月28日晚,一个用户名为“庄家的总指挥”的网友竟然发贴子宣称:“全聚德2008年开年涨停,后面连续还有3个……”事实上,在上周仅有的三个交易日中,全聚德果然“不负众望”全部以涨停价收盘。
也就是这位“庄家的总指挥”,此前也曾预言过沪市西单商场的走势,结果也被他言中。在去年股市“义庄”泛滥的背景下,股市牛人明目张胆地“预言”,至少有操纵股价的嫌疑。
“烤鸭”的异动,引来的深交所的重点关注,前后分别几次强制性停牌,可“鸭子”却越飞越高,全然不把监管层的“关注”当回事。期间,有媒体报道称,全聚德控股股东北京首都旅游集团计划将北京东来顺集团的资产重组进入全聚德;另市场上亦有全聚德年报“10送10”以及增发的传闻在传播,这些均被上市公司一概否认;并且,全聚德于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提前公布了业绩快报。综合测算,2007年度,全聚德每股收益约为0.5245元。按照这样的每股收益水平,无论如何也无法支撑其高高在上的股价,但市场却视而不见。
全聚德上市后,一股贵州茅台要卖到一瓶茅台酒的价格,一股全聚德要卖到一只全聚德烤鸭的价格等传闻却早已甚嚣尘上。现在看来,至少对于全聚德来讲,此传闻并非空穴来风。问题是,为什么此传闻最终变成了现实?难道说其中就不存在猫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股价上涨,靠的是资金的推动,特别对于A股市场而言更是如此,大量资金聚集爆炒“烤鸭”,便是其表现之一。但是,如果这只“烤鸭”最后由于爆炒而被炒“糊”了,相信不再会美味可口,相反会成为每位投资者唾弃的对象。对于高高在上的股价,至少笔者已经闻到“糊味”了。
“烤鸭”上市,除了自身欲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外,让全国其它地方的投资者也来分享一下“烤鸭”的滋味,应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然而,没想到“烤鸭”却成了少数投机者的“独食”。但是,即使是“独食”,吃得太多了有时也会撑得难受。
“独食”也好、“美味”也罢,全聚德的上市在股价走势上呈现出一片非理性“繁荣”,但此种繁荣定然不会长久,毕竟股价的估值不是靠炒作来完成的。一时的投机与冲动,总会受到冲动的惩罚。
客观地讲,“烤鸭”的疯狂是市场投机的一个缩影而已。去年上半年的低价股、题材股的投机猖獗,最终遭遇了印花税政策调整的打压,下半年的蓝筹股泡沫同样得到了修正。“烤鸭”被炒“糊”后,还能飞多高呢?
“烤鸭”飞天的关键在于,目前的监管手段似乎已经黔驴技穷。犹如明明看到一个人犯了罪行,却无法找到他犯罪的证据。实际上,深交所此前的停牌与要求上市公司出业绩快报等举措,对于市场资金的利益驱动均没有足够的威慑力。如同“打蛇要打七寸”,不找到投机资金的软肋,不对类似疯狂的投机行为实施严惩,仅仅是“隔靴搔痒”当然起不到多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