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式创新企业


  顺着全球产业转移的线索,中国企业可以分为积淀型企业和机会型企业

  全球产业的转移和渗透,带给中国工业全面复苏的机会。机会型企业的机会分两种,一种为长线机会,领先当下的未来行业,譬如张朝阳、王志东领导的IT机会,联想的PC机会以及激光、导航、信息等技术;长线机会型企业是技术壁垒最高、创新能力极强、最可能影响世界的公司。

  短期机会则是过渡性的机会,主要是技术性周期性行业,如钢铁、有色金属、造船、纺织服装、电器制造、汽车等等;这将带来波动性的巨大需求,刺激一大批技术性细分行业“隐形冠军”诞生。在这产业链完全成型的机会中,市场消化空间有限,中小企业龙头基本属于配角地位。这一类隐形冠军在德国、日本、韩国、台湾长征来到中国,并在不久的将来大部分迁徙或者消亡。

  积淀型企业则是传统行业第二春,要么具有独特新商业模式。

  三种成长性企业可持续的关键不同。在长线机会中,机会型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是战略领先;而在短线机会中,机会型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是战略转型;而积淀型行业面临的是战略颠覆。

  而以民营企业制造业龙头为主的中小板中,第一类较少,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远远不足,但是技术壁垒高的高新企业仍然值得期待;第二类企业占据绝大多数,除了技术壁垒、难以替换或面向垄断性行业,殊难预测潜力。第三类企业非常稀缺,已有的企业如分众传媒、如家、谭木匠、阿里巴巴等均已经赴海外上市。

  结合优秀公司成长的上述条件,我们对三个类型的选择分别是:大族激光、沃尔核材、北斗星通、远望谷;广电运通、万丰奥威、国脉科技、荣信股份、轴研科技、云海金属;金凤科技、鲁阳股份、辰州矿业、鑫富药业、三鑫股份、南京港、华兰生物、科华生物、江山化工、沃华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