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
[陈嘉珉11月6日]繁星,我们有两个月没写邮件啦,想说的话越来越多了。下午3点我从学校步行回家,走在群山之间绿树成荫的大道上,仰望阳光灿烂的天空,比平时开阔的蓝天顿使我升起一个渴望——想听到你的声音,于是给你打了电话。呵呵,你的声音没有变,还是那样悦耳动人,可是语气有点变了,是家庭主妇的语气吧——角色转换得快啊,忙着逛超市啦,好像不是充满幼稚幻想和浪漫情调的青春女子了,哈哈。
繁星,你在9月初的来函中说,新婚生活在一些家务事上出现争执,因此不愉快,你在谈了婚后的感情生活时又感叹道:“想想这一切,感觉好伤感。”回顾我们网络交流的这几年,你不快乐的时候很多啊,而不只是婚后这一段,因此我打算和你谈谈在处理人生矛盾问题上我的关于“超越知识”的观点。我们在以前的邮件中零星地聊过这个话题,现在我想把它说得稍微系统一些。
我想和你谈三个问题。第一,人生就是折腾,没有折腾就没有人生;第二,尘世中每个人的折腾都是身不由己的,因为这是超人力量的安排;第三,快乐的人生必须超越知识,即能够适时地脱离折腾。这个话题可能有点长,分作几个邮件来发吧,以免你一次在线看得太多,会头昏脑胀,会讨厌我,哈哈。
繁星,我认真思考,人类生活可以分为两种,分为世俗生活和超人生活两种。但这两种生活不是截然分开的,快乐的人生应该是能够在这两个境界中来去自如,而不放弃任何一种生活形式。世俗生活是一种充满人际矛盾的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我们每个凡人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折腾”。折腾什么呢?折腾的是知识。人是有知识的动物,是先知后行的动物。争执就是执著于自己的知识,以自己的知识去征服别人,希望别人信服和遵从自己。别人信服并按自己的知识主张行事,就感觉愉快,否则就不愉快,甚至耿耿于怀,甚至伺机报复,甚至……总之是在进行着至死方休的循环折腾。“知识折腾”不仅是人生的内容,而且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如果人生没有折腾,生活就是一场“空”了;如果折腾停止,我们渴求的境界就会成为一种令人沮丧乏味而不能忍受的生存形式。
人在经过一番不幸的折腾之后,总会叹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可是你若真的“早知今日”,那“当初”的人生又有何内容、刺激和意义呢,过去的一段岂不变成一片空白了?从前看过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农民懒洋洋地坐在小河边钓鱼,画上还有一则电视记者和钓鱼农民的对话——记者说:你应该把钓的鱼拿到集市上去卖。农民问:卖钱来干什么啊?记者说:有了钱你就可以自己造个鱼池。农民又问:造鱼池来干什么啊?记者说:你就可以在自家鱼池里优哉游哉地钓鱼了。农民说:可是我现在已经优哉游哉了。这个农民认为,你要我折腾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原来的精神状态,因此我不干。其实人生折腾就是一种循环,人生来到世上开始是个“无”,然后慢慢拥有财富,“拥有”是一种“感觉”,到死的时候闭上眼睛,“感觉”消失了,于是重归于“无”;再往大处说,看看人类历史长河,也是一种循环折腾。有人说思想文化发展了,其实思想文化怎么可能会“发展”呢,只是思想折腾的工具和规则发展了;除此之外,难道今天的思想文化比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更先进和高级吗?有意义的只是,在两个或数个实质为“无”的点之间,充满了精彩的人生折腾。人是为折腾而生的,人生来就要折腾,折腾是人生的唯一内容,人生因折腾而变得五彩缤纷、光怪陆离。那个钓鱼的农民不想折腾,因此他只能过一种单调乏味、苍白无力的生活。如果一个现代的年轻人不去折腾和折腾出一点花样来,恐怕就得不到女人的爱,就找不到媳妇啦,哈哈。
去年在网上看到一个笑话,说有一个年轻男子生病住院,大夫对他说:小伙子,你不要抽烟,可以多活十年。小伙子说:谢谢大夫提醒,我以后不抽烟了。大夫接着说:你不要喝酒,还可以多活十年。小伙子感觉有点难为情,那大夫又接着说:你不要沾女人,还可以多活十年。最后小伙子说:大夫,那我多活出来这三十年干什么啊?可见折腾有功利性的,也有自娱性的,即使不为什么,也要自我折腾、自我刺激,以示生命本身的存在和价值。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生活或事业达到某个目标就满足了,就不再奋斗折腾了。可是有朝一日目标达到了,而他(她)并不满足,还要继续折腾。《红楼梦》第二十九回题为“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为什么呢?就是人生需要在“福”、“情”等等诸多方面没完没了、无休无止地折腾……呵呵,繁星,时间快到,我要去上课、去折腾了,明天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