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雷雨》的疑惑


偶得一本《曹禺文集》,其中有脍炙人口、早已被大家所熟知的《雷雨》,看来看去,却是有两处处疑点,终不能解,想来是大师之作,且屡次被改变成电影电视,甚至做为话剧多次上演,如此明显的破绽不应存在。但愚笨如我,此事居然动辄就想起,今天还是放不下,写出来,或许有高人能够指点迷津。

困惑我的疑点是其中人物的年龄结构。

在开始的人物交代里,

周朴园——五十五岁

周蘩漪——三十五岁

周萍——二十八岁

周冲——十七岁

鲁侍萍——四十七岁

鲁大海——二十七岁

鲁四凤——十八岁

鲁贵——四十八岁

这是事件发生时主要人物的年龄。

剧本中,多处提到,三十年前,周朴园家把鲁侍萍逼出周家。比如第二幕: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三十年前,鲁侍萍刚生下第二个儿子,也就是文中的鲁大海,那么鲁大海的年龄就应该是三十岁,而不是二十七岁。文中又说,周萍比大海只大一岁,那么周萍的年龄就应该是三十一岁,而不是二十八岁

这是一处年龄的疑点。

第二个疑点是周蘩漪的年龄。
周蘩漪当时三十五岁,那么三十年前就只有五岁。也就是说,周朴园把鲁侍萍撵出家门,娶了五岁的周蘩漪,这是不可能的,过去女子出嫁是早,可是再早也不可能五岁就出嫁,除非周蘩漪是童养媳。

从上面那段话可以看出,周蘩漪是一位有钱有门弟的小姐,那么这样人 家的 小姐是不可能给人做童养媳的。还有,周蘩漪受过良好的教育。比如第四幕:

周萍:(苦恼地)她是我的后母!——哦,我压在心里多少年,我当谁也不敢说——她念过书,她受了很好的教育,她,她——她看见我就跟我发生感情,她要我——(突停)那自然我也要负一部分的责任。

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不可能疏忽的失误,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三十年前周朴园抛弃鲁侍萍迎娶的小姐不是周蘩漪,而是另一个女人,可是文中并没有交代。

现在翻到《雷雨》,就被其中的疑点所困扰,不知是否有人为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