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喜忧的辨析
看到亚洲银行的专家对中国经济的“一喜三忧”的分析,感到很是具有针对性,但是,仔细分析起来,发现,也许这也说明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的国内消费需求的拉动贡献增加,这确实应该感到高兴,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经济增长长期依赖出口拉动,而且是低端产品的出口,即使是对外贸易的顺差再大,对中国的长期发展也是不利的,主要是中国的资源并不是十分丰富,资源出口,必然是使中国的资源长期安全受到危害,另外,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太高,也会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最为重要的中国国内消费比重增加,说明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有希望增长;
中国经济结构的产业重型化,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经历,但是,如果长期不加以改变,则会使中国的经济发展缺少后劲,主要是就业机会减少,民众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社会活力不足,环保压力增大。
中国经济发展的地方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地方政府管理的基础项目投资增长过快,是更加需要警惕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拉动动力,是凯恩斯理论应对经济不景气的主要方法,而现在中国则作为地方政府的常态做法,中国经济发展的投资动力应该是企业,因为只有企业才是市场经济的最有活力的细胞。
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出路,在于改革,在于政府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现在是我们调整的重要机遇,中国现在面临的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条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必须把应对经济波动的希望放在国内而不是希望其他国家和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