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


   

阿风是少年天才,名动一时的少年诗人。在那个年代,腐朽、固执和威权弥漫文坛。阿风的诗,直白、坦诚地写尽少年的洒脱、迷茫和哀愁。诗坛气象一新,更令阿风成为众多少男少女痴迷的偶像。

阿风也喜欢音乐,童年的时候学习过钢琴和电子琴。渐渐长大的阿风,倾向于时髦和现代,于是苦学民谣吉他。成名的少年诗人学起吉他,自有无数名家乐于倾囊相授。短短几年下来,阿风竟又捧得吉他演奏的大奖。

当记者采访年轻的诗人和演奏家,未来的理想是什么?阿风说,要当歌手。未及弱冠的阿风,心底铭刻着张爱玲的一句名言:成名要趁早!其实对阿风而言,“名”早就有了,他不满足的是“名”后面的东西。那时候,一本诗集的稿酬也算不菲了,可是远远不如当红歌星献歌一曲的出场费。作为吉他演奏家,虽然也有演出和出唱片的机会,但毕竟乐曲还是有点曲高和寡,远不如歌坛火爆。于是歌唱舞台成为阿风向往的地方。

年轻的诗人和演奏家要当歌手,自有许多音乐制作公司趋之若鹜。阿风于是成为一家颇具实力的唱片公司的签约歌手。公司与阿风签约,多少有些追求新闻效应的想法。录了几首歌,发现阿风的确有做歌星的天赋。其实阿风在很久以前就在为做歌星默默准备了,通过几年的声乐学习,已经颇具唱功。从童年开始接触音乐,令他对音乐很有感觉,索性把自己的几首新诗略加调整,自己谱曲,并自弹吉他伴奏。

著名的天才少年,推出自弹自唱的原创歌曲,自然具有轰动效应。少年成名的阿风,有着超出年龄的成熟和幽默,很快在歌坛占据了一席之地。

童年的玩伴和早先的同学,早已经淡出阿风的世界,虽然他们偶尔也会出现在歌友会上索要签名。此时阿风会热情地与他们合影,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这是公司的摄影师为他设计的最迷人的笑容。

阿风的父母和亲人,搬进了宽敞的海滨别墅。对阿风的事业,他们也帮不上什么忙。阿风说,你们保重身体、健康快乐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

阿风并不孤单,歌坛有很多朋友,大家经常同台演出,一曲终了,热情地拥抱在一起,亲密无间。公司的同事,阿风也视作哥们儿,每首歌的制作,合作都很默契。

无论在任何场合,当大家三、五成群闲聊的时候,阿风总是中心人物。大家都说,阿风的歌写得好,唱得更好,吉他弹得也好,堪称三绝。马上又有人说,作词、作曲应当算两绝,这样就是四绝。大家形成共识的是:阿风的歌曲自创、自弹、自唱,故此艺术风格一以贯之,艺术感染力从作词、作曲到演唱、伴奏的全过程无丝毫衰减,乃有大成。阿风嘴上谦虚说:“不敢”、“过奖”,内心也深以为然。

当然也有评论家和学者为阿风扼腕叹息,他们说他本可成为杰出的诗人、优秀的演奏家,可是现在却在通俗的泥潭里越陷越深。阿风不理会这些,人只有一辈子,何必追求他人设定的目标呢?得到自己想要的,才是真正的幸福。

可是事与愿违,十几年下来,阿风也曾红过、火过,可是始终没有大红大紫。虽然重要的演出也频频参与,但总轮不到开场和压轴的位次。本来还想向影视方面发展,但年龄大了斗志日衰,心态也渐趋平和。何况在歌坛混了个半红不黑,对新领域也不是信心十足,一旦转型失败,岂不前功尽弃?自己安慰自己说该有的也都有了,上帝给谁都不会太多,渐渐淡出前台。外界评论说阿风是功成身退,可是他自己内心的那抹遗憾,常常是“夜吟当惊泪光寒。”

几年以后,一个男孩翻唱阿风的几首老歌一夜成名,大家索性称他为“小风”。小风给阿风打来电话,自称晚辈。阿风对这个还有点怯生生的男孩说了许多鼓励的话语,相谈甚欢。起初阿风觉得,小风的走红是因为歌迷对自己的怀念,故此颇为自得。可是后来发现小风之人气竟尤胜当年的自己,不禁错愕,直觉不解。

这个问题也在娱乐圈引发了讨论,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阿风的歌曲创作、演唱都很好,但很多成名作并不适合以吉他伴奏。小风翻唱的歌曲,唱功与阿风各有千秋,但编曲非常成功,以至艺术魅力略胜一筹。故此虽然听众普遍有怀旧情结,但还是更快地认可了小风的版本。

阿风看到这些评论,自我参省,也无奈认同。看到小风如日中天,阿风不禁摊开双手,凝视、无语。如果自己不弹吉他,当年获得小风这样的地位可以说轻而易举啊。如果在歌坛有这样的成就,自己一定会满怀信心进军影视界,现在还是艺坛常青树呢!历史不能假设啊!福兮?祸兮?造化弄人啊!

 

电视台要为当红巨星小风录制一期专访节目,特邀阿风做嘉宾。阿风本要推托,但又觉不能有失风度,何不成人之美?于是应允。

在电视台的演播厅,小风见到阿风激动得热泪盈眶,久久说不出话来。阿风略感宽慰,心想这一定是自己当年的歌迷呢。经验丰富的主持人马上介入,挖掘深层次的节目内容。最后小风略微平静下来,说真要感谢阿风。阿风忙说“过谦、过谦”。

小风对阿风说:“您记得么?多年前,我曾经向您请教过?”

阿风本想说:“噢!想起来了!”后来一想装了几十年了,还是真诚点吧,于是说:“抱歉,确实没印象了。”

小风说:“那时候,我痴迷于吉他,恰好您到我们当地演出,我参加了您的歌友会,还弹了一小段请您指点。”

“噢,我真的没印象了。”阿风谦虚地笑了笑,为真实的自己感到无限轻松。

主持人没想到两人之间还有这段插曲,好题材可遇不可求,忙继续追问阿风当时怎么说。

“他当时只是礼节性地说谢谢,但是后来通过助理跟我说,我的手指粗且短,对吉他的感觉也不太好,恐怕这方面没出路,建议我还是尝试其他领域吧。那时候,我痛苦了很长时间,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弹吉他,就唱歌了。”

小风说得真诚,阿风听得悸动。

节目接近尾声,主持人请阿风献歌,阿风说还是献首诗吧,是即兴创作的,献给小风、观众,也献给自己:

 

曾经以为

残缺是因为太完美

曾经错过

珍藏一生的一滴泪

 

鸿雁多情啊

无力飞过昨日那片云

其实不曾失去

只是无奈地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