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掘金”互联网HR服务(一)


     文/于清教 初殿松

     2007年,马云把阿里巴巴推向了资本市场,史玉柱把巨人的战火烧到了美国。

     互联网服务业2007年就这么两件大事,因为他们万众瞩目。

     但是在同质化竞争的时代,我们应该看到,互联网服务行业正在走向新的征途。基于互联网平台衍生的服务或产品可谓层出不穷,2007年先后有数家提供不同产品或服务的公司联系我PE OR IPO,在大量的市场现实面前,商业模式的创新固然可敬,但任何投资必须基于价值和规则,有价值进去了出不来也是失败,风险比机遇更重要,规则比投资更可贵。

     在HR互联网服务业,有zhaopin、51job、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HR伴侣等巨头纷争。但回头来看,HR互联网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也是多多,如何寻找市场机会获得持续发展,为客户和股东提供持续健康的价值,如何变模式为价值,如何掘金HR互联网服务业,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HR互联网服务业目前的主要问题:

     一,绝大部分企业得不到“HR软件平台+HR应用服务”的集成式一站服务,要么是有众多软件开发商缺乏应用服务,要么就是应用服务短腿,很多企业在购买软件与选择服务中耗费人财物力。

     二,大型企业为达成集中管控需要专有独立的招聘平台,而不是目前的简单租用和广告发布。租用和广告发布只能是暂时的,要持续获得这个平台,除了HR伴侣等能够支持外,很少有HR互联网服务企业能够做到聚合。

     三,企业和个人不再只是招人/找工作的服务,他们开始需要更多的增值服务。如职场交友、方便的购物环境、办公助手等,这些深入到企业和个人的人力资源价值管理未得充分挖掘。

     主流HR提供商目前面临的问题;

     一,服务内容同质化严重,针对客户而言缺乏核心的服务竞争力。中国企业很擅长一窝蜂,很擅长烧钱砸行业机会,很擅长你死我活式的竞争,缺乏利基战略,缺乏专注精神,投不好就跑成为这个行业的致命弱点。

     二,客户黏度不够,忠诚度低,而且流失严重。当你的技术与服务离客户价值渐行渐远时,你最终被淘汰。

     三,服务内容多以招聘求知中介为主体,简单低质的中介服务内容使网站实际成了“失业者的俱乐部”,这导致拥护记住品牌或浏览网站成为了“痛苦”的心理反应,根本达不到基于美好体验的口碑传播。

     四,由此导致主流HR服务品牌普遍缺乏应有的品牌文化内涵,品牌至多有知名度,缺乏美誉度,很难发展成为“挚爱品牌”。

     五,不能基于美好客户体验度的市场营销也导致了目前营销方式的陈旧低效,没有叫好的网壮新营销力量的加入,除了“广告、低价、人海”三板斧外,别无高招。

     六、由于没有美好体验度及黏度的用户服务内容提供,致使单用户贡献率低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