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的体制障碍问题


  一、市场体制完善问题

  1.消除所有制保护歧视。修改民法、刑法等法律。对侵犯私人合法财产,特别是私人公司财产的行为进行处罚,使保护状况与保护国外公司资产相同。为所有企业提供平等的保护和权利。

  2.根据产品质量法要求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质量和标准体制,全国所有企业实施统一的国家标准。

  3.制止行政性垄断,防止地方保护行为。国内市场必须向国内企业平等开放,严禁保护本地市场,对地方立法实施有效监督,倡导省际间商务交往。

  二、有效地贯彻执行法律和政策

  1.取消一些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特权,只要有优惠政策所有企业都应该享受。

  2.有关非公有制企业的政策、法律,包括地方法规的歧视性条款都应进行清理,得到统一,并公开、透明,定期公布,得到综合反映。

  3.简化行政管理程序。企业登记要简化。企业特许许可的审查要公平、要简化。对企业的卫生、安全、环境、消防等常规检查要有时间表和公告。取消所有不合理收费。公布合法、透明的征税目录表。

  4.通过商会和协会组织建立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机制。

  三、改革国家投融资体制,切实改善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

  1.继续深化银行体制改革,加快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建立。提高银行审计和信息披露的质量。加快银行商业化的步伐。

  2.改进会计和审计业务。制订符合市场经济规则要求的簿记标准,对企业不妥当的财务报告进行处罚。

  3.完善抵押品制度。一是回收问题;二是司法执行问题;三是解决不动产抵押问题。

  4.逐步实现信贷和存款利率自由,特别是放开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

  5.加强对信贷担保公司的监管,完善再担保手段。

  6.完善和开发资本市场,开发融资产品。

  四、提高信息质量和数量,改进政府公共信息管理体制

  1.克服政府部门信息的不一致和不明确的问题,加强政府部门信息收集和发布的协调,明确各部门收集和传播信息的职责。

  2.建立统一的综合政策信息平台,改进政策、市场、培训、人才、财务等信息获得的转播方式和途径。

  五、优化政务环境,提高企业管理和技术技能的能力

  1.政府改进企业培训的宏观管理方式,主要指定专业机构是鉴定通过批准的培训机构提出的培训课程。

  2.制定有利于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流动的政策,特别在退休金、住房、健康保险等方面出台更有利于流动的政策。

  3.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自主聘用人员,允许公司自主决定工资和福利。企业薪酬与官方工薪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