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商报》报道 原告到法院复印卷宗时,竟在卷宗里发现一位法院退休的老庭长写给现任副庭长的条子,条子上面,老庭长请现任副庭长对被告“高抬贵手”。案件的审理结果是,原告索要5万余元的赔偿,法院只判了一千余元。原告认为该判决结果与纸条有关。而收说情纸条的法庭副庭长承认这张纸条是别人写给他的,但他说这张纸条并没有影响案件的判决。
我们不知道这张说情纸条到底是否影响了判决。但这张说情纸条能说明什么呢?
一是说明人们对现在的司法系统的信任度低。有人认为,没有熟人在司法诉讼中肯定吃亏,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找找人总错不了。
二是当说情成为习惯。本案中的当事人即写说情纸条的老庭长,当记者拿出那张说情纸条时,说这是自己写的,但是到底是谁让他写的已经记不清楚―――因为写的纸条太多了;同时,惠海燕他也不认识。而收说情纸条人说,写条子的人是法院退休的老法官,平时就爱写个纸条。可见,写条子已经成为习惯。
三是写说情纸条人有没有物质利益?当写条子已经成为习惯,是什么养成的习惯。我们不知道这次的写说情纸条有没有物质利益,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的条子是与物质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当然,也有的是人情利益。
四是写说情纸条的人能公正执法吗?我们不知道写说情纸条的人在位时是不是能公正执法,但是当一个人把写说情纸条已经当成习惯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他自己一定照顾了很多写说情纸条的人或说情者,否则就不会对写说情纸条乐此不疲。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庭长难道就长期没有人管吗?
五是说情纸条真的没有用吗?原告认为,就是这张纸条,让法官将笔录上多处进行涂改,而且前后开庭都是一个人,轩一边问一边记录;同时,判决书多处出现错误。我们无法核实是否真的影响了判决,但却给人以口实。
六是有关部门为什么现在才调查?我相信这样的说情纸条平时一定不会少,为什么平时没有人管?正如收条人说,“我如果在乎这张纸条,你就见不到纸条了。”可见平时条子就很多,否则也不会造成说情纸条忘在卷宗里的事情发生。据报道,此事件引起陕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宋洪武高度重视,要求省市两级法院认真对待,处理好此事。省高院院长赵郭海也要求严肃查处。目前,省高院有关部门已介入调查。法院院长表示,将从两方面调查此事,第一是对“人情条”的调查,第二是对“人情条”是否影响判决公正的调查。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调查会水落石出。但我们更应该反思说情纸条背后反映的问题,说明我们的政府权力机构更应该注重平时的一言一行,否则,权力的使用哪怕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都会造成謬之千里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