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病”缠身十九载,小伙幸遇好心人


 

 
    新闻记者“聚焦”双面小伙马雪广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小伙马雪广因患“怪病”,右脸上长了巨大的肿瘤难以见到“天日”,面对他的只有偏僻的穷山沟,十多年来小伙竟然“与世隔绝”,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悲惨生活。今年3月长安区好心人薛建设将他从偏僻的深山接到斗门街办镐京印务厂,一边让其接触社会干些杂务缓解悲情,另一方面给他积攒点钱用于治病,同事发动社会各界予以紧急救助。目前,马雪广的不幸遭遇已经引起了省内众多媒体的热切关注,三秦都市报,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都市热线栏目,长安电视台、蓝田电视台等都给予了大量报道,对此本网与新闻媒体一道紧急呼吁更多的好心人献出爱心,更热切期望能有爱心医疗机构向马雪广伸出援助之手。
 
 
 
  双面小伙马雪广“无脸”见天日,他很孤独。
 
现年19岁马雪广,家住蓝田县汤峪镇马塬村一组,从出生5个月后便发现右脸部患病,眼眶、嘴等半边脸下垂肿胀,因家庭经济困窘,只上到小学毕业便回家放羊,整日与荒山羊群为伴,过着同龄人无法想象的凄凉生活,他很孤独,也很寂寞,因自己半边脸长的不像“人样”,别人见到他都很害怕,他失去了与常人沟通交流的机会,陪伴他的只有可怜的父母和偏僻的山川,父母终日以泪洗面,马雪广也曾有几度轻生的念头。
 
长期的与世隔绝,加之家庭贫困交加,心情苦闷,导致了马雪广的病情日渐加重,如今他的右半部脸肿胀越来越大,右眼深陷赘肉之中,无法看到。
 
2008春节刚过,长安区斗门街办镐都印务厂厂长薛建设夫妇得知了马雪广的困苦遭遇后,主动和雪广家里联系,把雪广接到了到厂里来,一边干些轻小的杂务,一边挣点零用钱,既缓解了经济困难,让雪广与同龄人不断沟通缓解心情,薛建设夫妇还多方努力,联系好心人、热心人救助不幸小伙马雪广。
马雪广如今才19岁,他的人生道路还很长,不能因患怪病而影响到他的美好前程,面对和谐社会的今天,他理应过得更好一些,生活的更幸福一些。
 
10月7日下午,长安热心人何金鹏、苍雪峰、 韩毅等冒雨前往马雪广的老家汤浴镇马原村探望马雪广的家人,了解其家困难情况。当场捐资2000元,缓解马家困境。长安人热心人此举感动了村组群众。马原村两委会领导当场表示,定于10月8日上午发动全村群众向马雪广家里捐资。
 
 
马雪广在蓝田县的家境特别困难
 
 
  马雪广给前去看望他的爱心人士写下自己的名字
 
107 三秦都市报,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栏目,长安电视台,蓝田电视台,长安人网及众多网络媒体相继报道转载了“怪病小伙马雪广”的不幸遭遇新闻后,在马雪广家乡蓝田县汤浴镇马原村及长安区斗门镇镐都印务厂引起了强烈反响。108日上午马原村两委会组织全村群众为马雪广捐款,镐都印务厂的工友们也自发为小马捐款。蓝田县汤浴镇马原村是个偏僻的小山村,群众生活普遍不太富裕,看到报纸及电视的报道后,村民们争先恐后为马雪广捐款奉献乡情,连马原村小学的60多名小学生也积极为可怜的大哥哥奉献他们的爱心。雪广的老师们也表达了他们的一片心意。在马原村捐款现场,多家媒体记者亲眼目睹了捐款的感人场面。不到一岁的小孩在奶奶的怀抱里也投入了自己的一点爱心,更令人感动的是马原村60多岁的残疾人低保户马田敏在家人的搀扶下含泪捐款……不到一小时全村上百群众为马雪广捐资700.9元。与此同时马原村两委会也捐出了500元表示爱心。一张张褶皱的1 5   10 50元钞票,包含了马原村父老乡党的一片深情,从他们期待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马雪广前途的一片光明……
 
在马原村不少群众向记者讲,仅靠乡亲们的微薄资助是看不起小伙怪病的,他们更期待发动全社会的力量。马雪广的父母看到他们村民的捐款行动多次留下了感激的泪水。
马原村小学生踊跃捐款献爱心
 
据记者了解,马雪广的家人曾多次到西安大医院寻求治病良方,终因治病所需的巨额医疗费用而放弃了救治之念。每当提及可怜的儿子,马雪广的父母总是面带难色哽咽流涕,困苦之情溢于言表。
 
陕西主流新闻媒体关注马雪广的不幸遭遇
 
 
当天下午,长安区斗门街办镐都印务厂的20多名工友也拿出自己的一点心意,向马雪广表示爱心。不一会就向马雪广捐了600多元。拿到钱的马雪广感激不尽,为患病的左眼流下了一行热泪,更是让在场的人们为之触动。
 
(目前中国新闻网、新浪网、搜狐网 、MSN中国、 西部网、东北新闻网 、浙江新闻网、凤凰博报等诸多网站以及热心人--长安摄影人韩毅等也对不幸少年马雪广的遭遇进行了热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