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多数人呼吁政府解决购房入户问题,恢复消费者市场信心
□本报记者 黄志军
为促使楼市回暖及恢复市场信心,近几个月,全国各地多个城市掀起“救市”风潮。在这轮“救市”风潮中,东莞市一些镇街政府最近也有所行动,比如,寮步镇相关政府部门拿出了8点稳定寮步楼市的“救市”方案。东莞市相关政府部门似乎也有所行动,东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决定从10月6日起,取消强制办理房屋保险,由借款人自行决定是否办理房屋保险。
这是否说明东莞市已经开始救市了?东莞市政府是否应该救市?如果救市,应该如何救市?前日(10日)下午,东莞搜房举行了以“东莞是否需要救楼市?”为主题的地产沙龙,邀请了高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翁其怡、中惠熙元集团董事会秘书李健、丰泰地产营销总监梁莹、东莞中原市场研究部经理车德锐、东莞瑞峰置业总经理陈强和搜房网友杨图南等嘉宾围绕此焦点问题展开了讨论。
支持派
等待救市不如自救
“对于‘救市’这种行为,我赞同自救,以自救为主,等待政府‘救市’为辅的观点。”东莞中原市场研究部经理车德锐认为,现在东莞楼市最大的问题。第一是整个市场信心的问题,市场信心主要受经济大环境比较严峻的影响,现在市场信心需要去扶持。现在整体经济下滑导致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和有效购买力、购房需求下降。东莞这个情况也是比较突出和明显,因为出口在下降,企业利润在下滑,企业亏损面在扩大,这也是直接影响购房需求下降。再加上政府取消购房入户政策的影响,所以今年2008年整体的市场需求相对是不足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东莞是660万㎡的市场消化量,但已经透支了2008年和2009年两年的购房者的需求,我估计起码有100多万㎡的消化量是在2007年提前透支的,所以2008年最大的问题是购房需求不足。“2008年以来,东莞业界各方力量都在进行自救,开发商的大幅降价,主动、积极的降价,有一些是一步到位,有一些不步不到位,如果开发商可以达成共识,一步到位,可以更快地完成调整,但开发商因为利益的影响,所以一步步地降价,但大半年之后,大部分的楼盘基本上降价到位,这也是东莞楼市自救效果比较明显的地方。”
梁莹指出,最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东莞三资企业为主的镇街经济影响蛮大的。去年“927”政策出台,大家持币观望,是因为存在泡沫,而今天消费者认为有泡沫,为什么还要持币观望,就是因为对经济前景不明朗,还有对个人收入预期不是很乐观,这是体现在投资市场尤其明显。现在这种情况,东莞经济各行各业影响都是很大的,其中包括房地产行业。“现在国家金融政策也好,其他辅助政策也好,针对的是全局的措施,救的不是房地产行业,救的更加不是房地产商,站在这个立场,我们作为房地产商,只能加强自己本身的实力,加强我们面对市场环境积极的反应,这才是比较有效的办法。”
反对派
最终受害者是消费者
作为消费者,杨图南说,如果是救发展商,不需要“救市”,我还不知道东莞哪一家发展商倒闭了,还是撑不下去。如果来救发展商,就一点像股市在4000多“救市”,那是挤更大的泡沫。这种去干扰市场,只会到最后,把泡沫吹得越来越大,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自己,房价高升了又买不到。
杨图南分析,现在市场足以调节本身的,不要去干预,调节得更好,人为干预会带来更多的问题。现在“救市”提得不太好,“救市”本身代表并不是什么政策,而是政府的态度。你出来“救市”,证明你认可底线是这样,比如股市3000点,政府“救市”,就是认为3000点就是底线的。现在很多消费者已经很成熟了,会去看很多的楼盘,会去比较更多的价格,比较更多的公司,市场足以去调整,不要人为去做。
李健也认为,不存在救不救市的问题。因为政府的态度本身就要稳定市场,加上东莞目前价格,其实已经调整到应有的水平,接着看东莞的市场,在大部分的项目价格上趋于稳定了,在客户的需求层面来看,更多是信心。现在政府这种政策推出,其实是一个风向标,是告诉大家,这个市场是要稳定,大家都不希望市场目前或是今后有一个太不好的走势。
中立派
不存在救不救市问题
翁其怡则不大赞同“救市”这个说法。他表示,因为“救市”本身带有很多的主观性、感情上的色彩,“救市”观点,可能对于发展商来讲,是比较正面的,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有另外的想法。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楼市还需不需要调整。我觉得是探讨这个问题,好过探讨救不救市的问题。
翁其怡分析,要研判一个经济政策的走向,还要要研究市场条件和整个政策的本身,才可以看出是否合理。现在房地产在现阶段,2008年的市场环境和2007年市场环境是根本不同的。2005至2007年,国家经济是高速增长,资金流量大,固定投资的增长非常高,体现在房地产业时,就是楼价飞快地增长。我们可以回想到2005至2007年,国家出台了多少政策去调控经济,包括连续几次上调银行的准备金,二次交易税收的规定,土地增值税、土地交易的规定,还有取消购房入户,还有房贷政策,开发贷的政策,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是有效把整个市场过快增长调控下来。“一个政策行不行要理性看待,并不是开发商或是消费者希望怎么样,而是根据环境的变化,有一些政策必须调整的。并不是发展商希望“救市”,就救,或是消费者不希望“救市”,就不救。”
东莞瑞峰置业总经理陈强表示,其实“救市”,从这两个字单纯来看,是救政策而言,还是救市场而言。我们所谓的救市,应该是针对国家的政策,影响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去谈这样的观点。真正意义上来讲,如果政策本身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来讲,作用有,但也就是仅仅一个方面,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控市场。“从目前来谈救不救市,这个时候关键是看时机到了没有,是不是到了该松的时候。政策的调整,对房地产的反弹不会再形成其他的负面作用,我们要看这个点什么时候到来。”
呼吁
政府解决购房入户
在地产沙龙上,陈强、翁其怡、李健和车德锐、梁莹等业内人士都强烈呼吁政府解决购房入户问题。
“东莞城市比较年轻,25到30岁的购房需求比较大,房价再下跌的空间不大,这就有利于我们政策上做适当的调整。”陈强呼吁,应该在减税、减费政策做适当的调整,不合理的价格要调整。比如二手房交易税费过高,收紧土地的拍卖,还有对开发商“90/70政策”应该松绑等。
梁莹和翁其怡则强烈呼吁政府恢复购房入户政策。车德锐表示,他个人认为东莞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是相关的,既然国际的经济环境要求东莞,或是珠三角的企业要实现转型,人口结构就要改变。人才户籍问题要解决,接下来也会出一些文件。还有“90/70政策”要取消,一直与东莞的本地需求格格不入,“90/70政策”适合广州那些大城市。
杨图南建议,目前二手房需要交15%到16%的税费,东莞市政府应该减免二手房税费,让利于消费者。
更多精彩请点击
http://blog.sina.com.cn/canghai515
联系方式QQ:121759585 邮箱:[email protected]
自主创新是策划之根本
资源整合是策划之生命
核心价值是策划之灵魂
利润至上是策划之目标
品牌追求是策划之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机遇 + 方法 + 努力 + 心态 + 激情 =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