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得沸沸扬扬并使75岁的阎崇年老先生蒙受掴耳之辱的“阎崇年语录”,居然是捏造的!据10月10日的西安新闻网报道,《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无锡遇袭后首次接受记者专访。阎崇年对网上盛传的“阎崇年语录”以及“为清帝歌功颂德”等质疑作出回应,称网上语录纯属捏造。他说:“我查了一下所谓的‘文字狱’语录,完全不是我说的。绝无此事,纯属捏造。如果有人说是我说的,那么是哪本书?第几页?哪个版本?我的哪次讲话?有没有录音?而且语录中语言的非严谨性也不是我们学者的说话方式”
据介绍,引发阎老先生挨掴的“阎崇年语录”中最使人不能接受的便是所谓阎崇年对清朝“文字狱”肯定的言论:“文字狱有它的历史局限性,虽然制约了一定的思想灵性,但起码维持了社会稳定。”但这却是别人的捏造,而肯定“文字狱”的不是阎老先生,而是捏造者。从实质上说,掴在阎老先生脸上的耳光,其实是对捏造者的回击,阎老先生成了双重受害者,既受捏造者的诬陷,又受掴掌者的侮辱。因此,我的看法,不论这话是不是阎老先生所言,粗暴地掌掴一个正忙于签售的老人,正如阎老先生所言,那不仅是阎老先生个人的不幸,也是我们社会精神文明的悲哀,其行为不仅为中国精神道德所不容,也为国家法律所不容,打人者应该也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法律的责任追究,接受道德良知的严厉谴责。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有人捏造这样的语录来强加到阎老先生的名下?我想,如果不是有人想以这样的语录来败坏阎老的声誉,激起对阎老先生的公愤,或者其它什么目的,那么就是想通过这样的语录捏造,通过阎老这位名人效应,以追求网络的轰动效应。无论哪种情况,都说明“文字狱”是公众舆论的一个极为敏感的着火点,是中国人民最不能容忍的专制制度之一。话语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流血牺牲奋斗,所追求的重要目的之一不就是人民民主么?文革期间,“四人帮”一伙大搞专制,大行文字狱,许多正直之士遭受迫害,革命烈士张志新就因为说了几句话,遭受割喉枪毙的命运,至今想来,人们还心有余悸。但是,压制得越重,暴发力也就越大。捍卫正义的天安门事件不就是对专制的当头一击么?反映人民心声的“天安门诗抄”不是到处流行么?
在《国语·周语上》中,召公曾谏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安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可惜厉王不听好人言,使国人莫敢言,结果落得个被流放的境地。历史已成为过去,今天人们对“文字狱”这么敏感,这其实是人们维护捍卫自己话语权的一种表现,反映了人们希望民主得以进一步发扬、人民群众的话语权得以充分维护的正当愿望。事实上,在一些地方、一些时候,人们的话语权被粗暴践踏、舆论被严加压制甚至当事人因此遭受残酷打击报复的事时有发生。比如矿难事件发生,就是中央主流媒体记者前往采访报道不也遭受重重阻碍,甚至遭受迫害么?
民主是历史所趋,潮流所至,民心所求,人长着嘴就是要说话的,话语权对人是天经地义的。其实,话语权对于一个清明政治,不仅无害,而且是一种可贵的智力支持和正义力量,连2000多年前的古人都知道即使是批评也应该开言疏导,而不应该设法压制堵塞。今天我们更应该广开言路,发扬民主。而通过堵塞压制言论,以求相安无事,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从肯定“文字狱”被掴说到公众话语权
评论
2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