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五个著名的不当提法


 

简析五个著名的不当提法     中国人民大学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惯用提法,如果摆脱惯性的束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加以推敲,就会发现其中有些是经不起推敲的伪命题。下面不妨举出现阶段人们几乎天天会碰到的五个著名的不当提法,加以简略分析,敬请读者指正!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相对应的、定性的范畴,无法区别为“第一生产力”“第二生产力”…….,.而只能将生产力中的不同要素,按照重要性区分为“第一要素”、“第二要素”等等,从而可认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第一要素”。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实践即人们的行为,只有实践的结果,才能够验证人们在实践时所依据的理性认识究竟是否正确;从而,这一提法应当纠正为:“实践的结果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不仅如此,而且还要进一步明确:只有通过对多人、多次实践结果的综合分析,才能够判断某个理论究竟是不是真理。
三、实行农业产业化     农业、采矿业等本来就是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工业为第二产业,商业、服务业等为第三产业,那么“农业产业化”岂不是无的放矢么?实际上,所谓“农业产业化”,其具体内容是指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加工后的农产品的销售业三者的一体化,简言之即“农工商一体化”。
四、权为民所用    采用这一提法的本意是“为老百姓而使用权力”,然而其字面含义却是 “权被老百姓用了”——与采用者的初衷大相径庭。这正是: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毫无疑问,应当纠正为“为民而用权”。
五、加强农业基础(或: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农产品的性质所决定的,其基本含义是“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这也是一个定性命题,不存在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的余地;换言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定性命题是客观规律,既不存在“加强”的问题,也不存在“弱化”的问题。正如“地球绕日”,人们只能是正确认识它,而根本不存在“强化”“弱化”的问题。从而,正确的提法应当是:“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强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