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限行,非常不妥


     北京市仓促出台奥运后车辆限行措施,规定每辆车停驶一天。目的似乎很正当,为了改善北京的交通和环境保护,改善空气指标。

     我反对这种做法,尽管我没有车,限行对我的出行有利。尽管我承认北京市此举,目标是合理的,但采用这样的方法,却非常的不恰当。

    有人认为,只要目的正当,手段是无所谓的,还有人认为,限行符合北京多数人的意愿,因此是得民心之举。还有人认为,此举没有侵害驾车人的财产权,属于市政府调节公共资源使用的措施,而驾车人由于占用道路资源多,因此必须做出牺牲。

    我认为,即便目的正当,手段不正当,也是不行的。手段的不正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手段是否侵害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比如人身、财产、言论自由等等。这些基本权利,是公共政策的红线,没有特殊情况,比如战争和特大灾难,是不能轻易碰的。显然,车辆限行,损害了驾车人的财产权,特别是对那些居住地较远,靠驾车上班的上班族,以及那些靠车辆运输维持生计的小商户,每周一日不能驾车,意味着一日的损失。对他们来说,限行一日,不仅仅意味车辆的使用不限制了一天,而是一天的经营损失。即使是为了多数人的利益,也不能轻易剥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

     凡是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范围的事,是不能投票来决定的,就像人们不能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某个人的生死一样。如果人们同意投票剥夺某些人的财产使用权,那么是不是有一天也可以投票剥夺某些人的财产权,将他们扫地出门?

    同时,我认为驾车出行,除了极少数拥有政治特权者外,仅仅是一种选择,修马路,就是为了既步行,也走车辆的,车辆占有的道路资源多,但驾车者为此买单了,他们多付了更多的税和费,就像火车有硬卧和软卧一样,本身票价就不一样,只要作出这样的选择,就得多付费。既然没有人认为火车的卧铺不合理,为什么驾车的人要被质疑?选择本身没有特权,只要你支付得起,就行。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有财力上的差异,没有人因为这种差异,就特别限制有钱人。

     还有人提出,发达国家对车辆也有限制,比如纽约的曼哈顿区,就不许车辆进入。我认为,我们现在还找不出世界上有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对私人车辆有过像我们这样,某些日子根本不能上路的限制,区域限行,根本跟我们这种限行不是一回事。区域限制,在任何国家,任何时间都会有,比如步行街,比如军事禁区,比如私人领地,没有人会提出异议。

    其实,政府对于改善交通和环境,有很多事可做,政府可以修地铁,可以改善道路状况,可以打破单位的大院,释放出更多的路来,我们承认这些事做起来很难,比起一纸行政命令,要难得多。但不能动辄就触碰红线,靠损害老百姓的财产权来解决问题。对于公民来说,对政府的越权侵权要有足够的警惕,不能用自己的姑息,鼓励政府动不动就向这个方向使劲。

    事实上,城市的交通不会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总有一天马路变成停车场,谁也动不了。只要北京的路就这样堵下去,买车的人肯定会减少,有哪个人乐意买了车,变成公路的囚徒,窝在里面走不了。只要城市有便捷公共交通,比如发达的地铁网,没有多少人非得驾车出行不可。具体到目前的北京,市政府第一该做的事,是修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