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们的表情还是太骄奢了。大多有点工作经历和资历的人都是很不愿意看到你们这种表情的。可能你不觉,我提醒你一次,望引起你高度重视,对着镜子练练表情。练出谦虚卑逊的表情。管理好你们的表情是管理好你们行为的第一步。好表情。好工作。
二、你们还是太冷淡了。在这个社会的这个年代,年轻人会把冷淡高看为“酷”。其实,有时侯就是你这种酷害了你。好象自己见过大世面,好象自己什么都不在乎,好象自己很大气,其实,智者能一眼把你看穿,知道你是空架子一个。所以,还是热情点,对人对事,尤其是对长者和学长对不懂的人不懂的事热情点,真心点。
三、你们还是太假装了。假装自己有多厉害,假装自己在学校有多风光,假装自己有多抢手。其实,还是不装的人最容易找到好工作,不装的人最淘人喜欢,因为你装的课程才刚刚开始,你还是一个新生,很稚嫩,将来进入社会有大把的时间来学习怎么“装”,到那时也许你的装会成熟点。但是,弄不好你还是被自己装进困境中。
四、你们的简历还是太世俗了。都有夸大其辞的嫌疑。太花哨了,不知道是不是听了哪个职场大师的教导,都把简历设计的复杂而俗气,我好久没看到真正的“简历”了,看到最多的好象都是“简章”,一个人的“简章”。有时候,也苦笑不得,也知道这个简历你是花了很多心思和力量来制作的,不容易,可是,我不爱看这样的简历也是一个事实,假装不了。真诚、淳朴、单纯、清晰的简历对你的帮助一定很大。在当下“简历世界”里一定会成为新宠儿。试试看。
五、留撮小胡子,理个个性头,穿些怪异衣,化个成人装,这一切对于你找个好工作用处都不大。有时反而起坏作用。譬如你遇到我。我就会对你有不同的看法。不是留胡子就证明你多有思想,你的创意有多出色,也不是因为你的个性头,就说明你是应聘公司想要的有想法、够锐气的新生才峻。留不留胡子不重要,有两把刷子才是关键。
六、你们看的书还是太少了。你能告诉我你一年能看多少本书吗?你会说我现在最重要的是找个好工作而不是看书。你说得对。但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看书用处很大,也许因为你引用书里的某一句话而打动了面试官。也许,因为书,你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所有成功的人,不爱看书的少,这是事实。供你参考。
七、你们一个人静思和发呆的时间还是太少了。不要天天都是跟同学们混在一起,也不要天天除了投简历、忙面试就是吃饭睡觉。一定要起码保证每一天或每两三天就找一个时间、找一个好环境,一个人静静或站或坐,或观望或闭目,思考一下自己,思考一下当下你正在做的事情的意义和价值,思考一下这个地球正在发生的大事,思考一下中国的未来和农民的勤苦,思考一下人的潜力和能量,思考一下长江和黄河。
八、你们对自己的认识太表面和程式化了。我问你的最大优势是什么?你说你是学营销的。好象大家都这么回答,这是标准答案。其实,你学的专业不一定就是你最大的优势,可能你是一个很好的客户开拓者,可能你是一个管理天才,也可能你是一个点子奇人。可是,你都不知道你的优势,我们怎么了解,就只好也把你当成了成百上千学营销的新人一样看待了,最多因为你长得漂亮可能在你简历上划个圈注明一下。其实,这对你一点也不公平,没办法,你的标准行为只能换来面试官更职业的标准处理。所以,你还是要明白自己到底在哪些方面有超人的能力和表现,要有自己明确的定位,要能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的最大卖点。当然这有点难,不过,你可以找专家帮忙定位,找我也是一个选择。
九、你们要学会做大师们的粉丝。譬如:季羡林、文怀沙、南怀瑾、厉以宁、贝聿铭、小野丽莎、龙永图、大卫·科波菲尔、吴建民、巴菲特、李安、张艺谋等等,你们要真喜欢他们才能从他们身上学到真东西。假装喜欢就一无所获。你们这个年龄正是需要榜样和标杆的年龄,不妨从自己最喜欢的大师开始下手,研究他的学问和行为,让他们的智慧和思想成为自己一股最新最深厚的力量。
十、你们要学会选择公司和领导。公司选择你。你也一定要选择公司。有些公司基本上被我称为骗子公司,两三个人,几部电话,不是推销那些根本没效果的化妆产品,就是卖假药、售假货,或是为客户制作假广告、小传单。反正净是干一些不靠谱的事。今天走一批员工,明天再招一批,承诺比天高,实际少得多。遇到这样的公司,你趁早闪人。也要学会选择领导,看看你的部门经理或总监的一言一行,看看他是一个品德好、能力强的人,还是一个独断专政、不学无术、妒贤嫉才、拍马溜须的世俗之人。如果是后者,有机会还是一个字:闪。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下属。你异样,遭排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