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朝鲜的四天我按照这个国家的规定不能带手机。我曾经想,我是不能没有手机在身的,因为我的公司、节目、媒体联系、家人、私人朋友都是靠手机联系的。我每天平均要发300个左右的短信;打大约20个左右电话;还要用手机写作博客中的一些内容;我不记得绝大部分朋友的电话号码,他们大部分存在我的手机里面。对我来说,我享受有手机的日子,我也蛮喜欢我的手机,手机让我可以像一只数字蜘蛛,好象处在一条条看不见的联系线的中间。
当然手机也不尽然是好处,有的时候似乎有某种强迫症,即使自己的内心想宁静会儿但总还是情不自禁地去看手机上面是不是有短信;而且也有些莫名其妙的人不知道会从哪弄的号码,然后肆无忌惮地骚扰,虽然有的时候我不得不请求警方的帮助,但是就我本心而言,我实在不想看到他们被那样处理;我在国内朋友面前可以随意使用手机,但很多老外朋友对我发那么多短信还是觉得不太舒服;还需要防止手机它可能的电磁辐射;当然如果手机丢失,这对于社交信息的损失也非常的巨大。
我曾经想,我是一刻不能没有手机的。在日常生活里面,手里抓着手机,感觉比救命稻草还重要,我甚至感觉到自己有点被异化,偶尔分不清是我在奴役手机还是手机在奴役我。但在朝鲜没有手机的四天,我才发现自己不仅仅可以身边没有手机,而且甚至可以没有网络与固定电话。那样的日子里,感觉到自由自在,生活在自己的日程里,生活在与周围人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中,没有远程的压力与惦记但偶尔有点感到自己的失序,看月亮看星星看太阳看花草都可以很专心,就是不需要看手机。在有手机的日子里,睡觉之前要记得充电,起床靠手机叫早,出门得记着带手机,没电得到处找地方充电;而在没有手机的日子里,踏踏实实睡觉,随随便便起床,出门就出门了,办事就办事了,干干净净,无牵无挂。
我一回到国内,从我的司机手上拿过手机,里面躺着76条短信,其中有些居然是一些朋友看我没有回信而连发了几条的,因为除了被我的反骚扰软件挡着的信息,在常规的情况下我是有信必复的。现在我又进入了我的手机轨道了,进入到我的电话、短信与飞信横飞的网络里了。我忽然想到,现在有地方提倡无车日,我觉得在个人层面倒可以提倡下无机日——如果手机没在响,世界将会变得怎样?挑战下我们的习惯总会让我们多多少少对自己的生活有点另眼相看。
今日场景:今天在焦作参加“公共预算与政府绩效管理论坛”,主持上午讨论;下午做“基于动员的参与”专题讲座。焦作过去在我的印象里是个陈旧的煤都,实际上是个美丽的新城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也美极了。
今日小诗:
枉望
满天繁星让人向往,
可大地,
做不了哪怕一颗星的降落场。
太阳光暖洋洋地披在身上,
你却不能用眼睛张望。
停止做梦吧,
天河要是真流入地河,
天堂就成了荒堂。
推荐小菜:多味笋干
上好皖南笋干,温水浸泡半天展开,将笋干洗净切成薄片。香菜茎、鲜辣椒、泡萝卜、榄菜,切成小丁状。起橄榄油锅,先爆炒菜丁半分钟取出。另起油锅,放进笋干爆炒三分钟,加食盐和鸡精酌量,再放入菜丁快炒半分出锅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