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华尔街的这次“金融海啸”,欧洲舆论曾称,它引发的连锁反应“有可能动摇美国的国体”。而对于布什政府7000亿美元救市的“大手笔”,(其实,7000亿美元远远不够),美国舆论则称这是“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也充分说明邓小平所言: 社会主义要有一点市场,资本主之义也有一点计划,市场和计划不能截然分开和对立的观点非常正确。
美国专栏作家威廉•白赛克一篇题为《亚洲思考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的文章,文章提到,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亚洲遭遇金融危机时,美国提出了“减少政府支出和债务”、“放任房价下跌”等建议,不过在美国遭遇同样金融问题时,它却立刻抛弃了这些建议,提出了大规模的救市方案。文章说,某些亚洲投资者和经济学家纽约大学商学院的教授鲁里埃尔•鲁比尼还开玩笑讨论美利坚合众国(USA)是如何演变成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USSA, the United Socialist States of America)的。
“曾经是世界上最资本主义化国家的最资本主义化的政府,已经决定铲除这个国家最大、最重要的私人金融企业的老板,以政府任命的官僚取代之。”英国《泰晤士报》经济专栏作家安纳图‧凯尔斯盖称,欧元太平洋资本总裁施夫说:“这项行动代表着这个国家迈向社会主义最大的步伐,标志着美国曾经引以为自豪的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澳大利亚《堪培拉时报》对此也评论说,正如建设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经济一样,美国也在建立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关于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家都看到了不用在这里赘述。
德意志银行罗杰•依伦伯格用“我们已经跨越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红线”来评论美国政府对这次华尔街危机的反应。他说:“美国政府对这次金融危机的历史性的反应将我们置于一个几代人也没法看清的一个位置。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已经正式地跨越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红线”,“有关资本主义太多你需要一点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太多你需要一点资本主义这一问题的争论,在我看来只具有象征意义”。总的趋势: 这世界走上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道路。
与此同时,那些反对布什政府救市计划的议员也给救市带上“社会主义”的帽子,参议员吉姆•邦宁就危言耸听地说,财政部提出的计划将驱走自由市场,在美国建立社会主义。这也证明了马克思说: 资本主义发展到高级阶段就会转向社会主义,是有-定道理的。
不过欧美的“金融海啸”还在发展演变中,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尤其是对中国经济有多大的冲击和影响,大家还在将试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