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小品
“疑似国语” 周 诚08-10-18
08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第8版刊登的李景阳以此为题的文章指出,街头所见的“服服在信誉,务务在社区”,是“疑似国语”;某电视主持人所说“双方都发挥到极限了,使用都干了”,以及某某“获得了无遮挡的第一个冠军”(原作者注“无遮挡”是指乒乓球的发球),也是“疑似国语”。【周诚注:引文已反复核对,确凿无误。】
反观我们的经济学论文,“疑似国语”恐怕在某些文章中页页可见。在我刚刚收到的《理论经济学》(报刊复印资料)第10期正文的第一页中,至少就有下列几个提法够资格:“出版了一批学术专著与论文”;“偏重对原著的注释和注解(这当然也是必要的)”;“检验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经济变量的长期趋势与实际动态”;…….。
由此可见,若行文不慎,则“疑似国语”就难免“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