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水统天下的“中国首善”


水统天下,是由一统天下演变而来,其意为由“水”统领着或创造着的财富时空,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涵义,也没有表明什么对价值观的探讨,只为寻求一个与中国首善相匹配的新词;同时也是为了呼应他看待财富的观点: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

他就是512当天下午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正在武汉召开公司董事会,当即把董事会变成了救灾部署会,率领120名工人,开着60台大型工程机械,昼夜疾行36小时赶赴四川灾区救灾,3天没有合眼在北川中学共计背过208具死尸,亲自救出了12名幸存者的义举感动中国,连“南京首富”都算不上但于2007年度捐款1.81亿,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首善的江苏黄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陈光标。

 

挣钱妙水:400多杯水启迪的财富思维

68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的陈光标,10岁的时候就认识到“水”的价值,想出了第一个挣钱妙法,小学三年级暑假,从村里的土井里打水,运到2公里外的集市上去卖,11分钱,一个假期让陈光标赚了4元多钱。

这不仅是第一次用水赚来了钱,更重要的是他从卖“水”中启发了他的财富思维,而且奠定了他的财富价值观。开学时,他很自豪地用自己的钱交了1.8元书本费。回到家从母亲那里得知邻居家孩子因没钱上学而正在哭泣的消息,他下午就去学校给这个小邻居交了钱。而且没有接受非常感动邻居的归还款——半年积攒了一布袋硬币,他礼貌地拒绝了是因为:他知道这钱是他们家平时舍不得吃的鸡蛋、积攒了半年硬省下来的”。

400多杯“水”不仅让他首次感受到赚钱的快乐,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启迪了他的财富思维:除了卖水,卖过冰棒,卖过粮食。并在13岁那年,他已经赚取了4000元巨款。并利用这笔资金在投资买回一台电影放映机,到附近乡村放电影赚钱,17岁那年暑假结束的时候,他成了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共挣了两万多元钱,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从这些经商的实践过程中,开启了陈光标独到的眼光,磨练了吃苦耐劳的秉性,收获了助人为乐的快感,而这些正是日后奠定他成为一个成功企业家的重要品质。

400多杯“水”我们都能看见,也都需要,甚至我们也购买过,但是鲜有人为其所为。但这400多杯“水”不仅仅是赚了4元多钱,而是成为了启迪的财富思维的挣钱妙水!

 

智慧如水:加法创新成就财富之旅

陈光标所历经的卖水、卖冰棒、卖粮食、放电影等商业行为,都是源于对贫穷的恐惧,用他的话说,小时候穷怕了,所以我一直想靠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富起来。

1991年开始了他的人生转折,他孤身一人到南京淘金。几个月下来的艰苦蹬守,机会在偶然的闲逛药店诞生——发现一种耳穴疾病探测仪触发灵感:把两个电极夹在耳朵上就能测出身体哪个部位有病,这个疾病探测仪好是好,就是没有直观性,如果能让患者直观地看到探测结果,那一定会大受欢迎。于是开启来了陈光标的财富积累之旅。

风生水起:因为发现,他用他的灵感智慧加上专家的专业智慧让他的事业开始起步在发现探测仪的第二天,他拿着仅有的3000元钱,请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提供指导,按照自己的想法给耳穴疾病探测仪做简单的改进,安装上显示器外壳,输入生理图像,患者只要手握仪器的两个电极,就能在显示器上直观地看到自己身体哪个部位有疾病。

行云流水名正则言顺,给行产品一个可以区隔的好名。要想使这个产品推广成功,产品的命名绝对是重中之重,好产品如果加上好听的名字,产品就会自己营销:“跨世纪家庭CT仪”,用通用词汇,是为了更便捷地进入消费者的认知,去引导分化已有的品类,产生替代理由。这也是陈光标的智慧所在,而且产品镶嵌了美名。

水到渠成:让产品成为商品,用智慧引爆财富。让实践新仪器研制成功后,先是在路上用仪器为患者检测身体,餐风露宿,风吹日晒出,再次砥砺着智慧的维度。在已创造1万多元价值后。他就开始了有零售服务商向生产商:生产销售“跨世纪家庭CT仪”,并通过电视广告,迅速打开了市场,掘得了他人生的第二桶金。

沧浪之水:不弃细流,终成大海。他用他的敏锐眼光和闪烁的智慧,用物理分解的模式再次创造了传奇。1992年的一次山东泰安之行,他发现泰安盛产灵芝,而且价格较低,对治疗慢性病有良效,于是他又琢磨出里面的大商机:“灵芝好是好,可食用不方便,如果能磨成粉,制成胶囊服用就方便多了。”于是再上南京大学,请教授做广告策划,请大医院请专家做临床报告,申请生产许可证等系列行为后,到上海买了6台胶囊生产机,再赴山东泰安大量收购灵芝生产灵芝胶囊。每公斤200元收来的灵芝制成胶囊后,售价达到2000/公斤。简单的物理分解法使他再次掘得了人生的第三桶金。

蛟龙得水:通过9的积累和历练,2000年,陈光标组建了江苏黄埔公司,刚开始主要业务是收购银行不良资产,进行整合、盘活再出让的资本业务。到他再次被一次偶然的机会撞中,挖到了循环经济这座富矿——废旧房屋、桥梁拆迁。废旧的钢材可以卖给钢铁厂,报废的车胎可以清洗切块粉碎做塑胶跑道和农用车胎等。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变废为宝,利益可观,而且减少污染,利于环保。从此,他是如龙得水,德富而财茂。陈光标率领的综合性民营战略投资公司——江苏黄埔集团,经过短短7年的发展,资产已达27.6亿元,2006年,不仅营业收入突破90亿元,还荣膺“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称号。

 

上善若水:慈善是他人生快乐的长征。

陈光标笃信这样的财富观——“创造财富,帮助更多的人;搏击人生,造福整个社会;这样的财富才具有生命力,这样的企业家才活得更有价值。”这种财富观为陈光标的事业确定了两条主线,一条是探索企业生产经营之道,步入成功;另一条是全力从事慈善事业,扶助贫弱,让他再度得到社会的回报。豁达的财富观加上陈光标所深信的“富而有德,德富财茂”的哲学观,让他走出了一段非同寻常的“光彩人生”。

1997年,创业伊始,收入不到20万元,即拿出3万元资助一位白血病患者;第二年又拿出利润的半数28万元人民币为偏远山村修建"阳光站",无私帮助处于困境的老人及失学儿童。

1998年公司盈利不过60万元,又拿出30万元为家乡修建了一条4.8公里的乡村公路;

抗击非典期间,他又捐赠了200万元现金和800多台红外检测仪。

2008514,他以让军事专家感到震惊的速度抵达灾区!让他真正中国首支自发抗震救灾队伍——由“老板”带着120人和60台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成为自发抗灾抵达地震灾区的首支民间队伍。而且此次到灾区,他还带去20万元现金,200万支票。此前,他还委托中国扶贫基金会为灾区捐款650万。为支援重建工程,他决定把带去的60台工程机械永远留在四川。“我还要在这里捐建几所希望小学,并亲自参与,给灾区孩子建震不倒的学校……”。

陈光标认为,在进行慈善活动过程中,企业家不能仅仅专注于简单的捐赠,而要通过多种形式,推广“为富不仁者耻,乐善好施者荣”的慈善理念。10年来,陈光标积极投身慈善和公益事业,多次捐建小学、养老院、乡村道路,参与扶贫救灾,支持革命老区建设;行善的足迹遍布全国近20个省区……时至今日,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价值达4.75亿元。

2007年,他成为“中国十大慈善家”中第一名。更是摘得全国51个市、县荣誉市民的荣誉光环。

他这样面对得失:有得就会有失。舍弃,对每个人来说,都会有痛苦,但是,不会舍弃,想拥有一切,最终将一无所有。新一代知识型企业家应该铁肩担道义,用真金白银回报把我们推进富人行列的祖国和人民。在陈光标眼里,不管自己的企业做多大,他永远视同政府在里面占了20%的股份,每年他都会拿出20%的利润来做慈善。慈善已经不是一次次的义举,而是和公司其他业务一样,成为一个事业,是一个快乐的长征。

“中国首善”在抗震救灾中的闪亮登场,为其赢得了无数赞誉。有网友作《仿史记·货殖列传·陈光标》以赞其德才:“光标起于寒微而富,是为能也;怜贫惜老,是其仁也;千里救难,因其义也;亲入险地,是其勇也;富不忘本,因其德也。”

当问及:下一次的中国“首善”还会是陈光标吗?一定是!我一定还要去当那个中国“首善”——他的回答简单干脆有力!

祝福“慈善狂人”陈光标,希望他能继续他的“首善”愿望;祝福大家,我的内心也充满着崇敬和向往,希望中国慈善事业能有我和大家更多的力量!祝福中国,希望今后的中国慈善事业中能涌现出更多的“捐钱公司”的董事长。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仁义为本,聚四方之金而爱人。”如今,陈光标先生正带着“将慈善进行到底”的勇气和决心,续写着属于他的辉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