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之内容为王


        对着 摩根斯坦利的7月《中国传媒报告》很认真地看着,思维不断的发散,再加上和几个好友的交流,突然有 思如泉涌 的感觉。:-)

    是很完善的分析,无论是数据,还是结论,虽然有些信息滞后了,而且对于报纸、杂志等方面的分析不够。关键点在:电视、互联网、动漫、电影、体育,并给出了很多投资机会。凑巧的是除了电视我没有想过外,其他的诸如体育经纪业务和俱乐部、电影广告和周边产品、动漫设计制作与推广,互联网就更不用说了,我和同学都交流过,有着一些基本的想法。但归结到最根本的一点:内容为王,我是绝对同意的。

    美国的互联网大多用于信息服务,中国的互联网大多用于娱乐,一个简单也许并不完全正确的结论,就可以表达出:当前,我国互联网内容的缺失。而且在电视、电影、动漫、体育行业,我们也都缺乏足够的吸引人眼球的内容,来制作可以广泛流传和有价值的电视节目、电影、动漫产品、体育赛事。

    在信息的再编辑、程序的再开发、电视的再借鉴、电影元素的再转移、体育赛事的再模仿方面,我们是足够强大的,但是在原创性、领先性、开拓型、创新性方面,我想我们并不够好,甚至相对落后。即便目前来看,我们的很多互联网都独领风骚。但在时间的检验下、在网民越来越刁钻和理性的情况下,要做长远的“百年老网”,内容才是根本的要素。犹如凤凰卫视和TVB那样的团队、流程、高度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当然我并不反对大众文化,也并不完全提倡精英文化,不过内容是各种文化的基础元素。

    那么什么是内容呢?原创的新闻报道、评论、网游开发平台、应用程序、文学作品、影视动漫创作等等都是的,这是个高度智力投入的过程。当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普及和大众化的时候,一个互联网公司里的成员可能除了必要的技术人员外,很重要的一个群体应该是内容创造着,他们或者活跃在各个新闻现场,或者闭关思索和编辑组合,还或者就在组织网络电视节目或者电台节目。思想性的内容产品会不断的涌现。

    有同学觉得我怎么不去做个记者或编辑?毕竟在口才、文笔、策划和创意上都有不错的能力,我曾经说过: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思想涵养、内容创造深度不够;虽然广泛地涉猎了很多学科和知识门类,但深度不够,没有特别精深或者熟悉的行业,而这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一个分工更加精细化的求职市场中,显然是没有足够竞争力的。所以现在还是慢慢积累吧,期待韬光养晦后的蓄势待发!

    中国的互联网媒体平台如今也有这样的不足,广度足够,人气足够,深度还不够,或者说有深度的内容在吸引人气方面又不够,当然这不仅是互联网公司的问题,还有网民的素质、需求之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互联网公司的涌现,网民会逐渐变得理性,也许现在他们都比较花心和新鲜,可当互联网的各种类型的公司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时,网民们会渐渐开始关注内容,关注满足自己需要的网站,并会提高粘合度,逐渐转移为比较忠实的网民。相信这个过程不会太长!

    只是,我们的互联网公司,准备好了吗?面对当前网民不断的变化、登记注册却不经常上线、尝鲜之后的冷淡、同类网站上总是花心地晃晃悠悠,你们会拿出怎样的内容与服务,来让忠诚的网民群体不断扩大呢?试目以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