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应该对市场保持“接触”的时候?


到了应该对市场保持“接触”的时候?

去年底悲观者看到的是通货膨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压力加大,政府为控制通胀采取紧缩政策;年中悲观者看到的是经济数据下行,需求回落;然后看到的是次级债危机大爆发,国内出口、投资堪忧,经济增速急速下滑。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初担忧时所期待的一些积极因素陆续出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企业成本压力得到缓解;政府出手,周期性政策与结构性政策全方位出台。这些积极性因素目前应该重视,对缓解投资者的悲观信心有很大的帮助。

按国泰君安的逻辑是,对有预见性的资本市场而言,最困难的时候应该是通胀上扬时期,因为经济体的自生演化过程意味着接下来的经济增速要放缓、需求会回落。可能低估了经济放缓的速度和幅度,但无疑形势在朝着经济周期的底部靠近。如果按目前经济下滑的速度,中国经济应该在明年2季度见底,考虑政府的全方位救经济政策,明年2季度的GDP增长不会破8%,然后会有恢复。

同时,数据显示,从现阶段与998点时的两个时点A股市场各自的PB估值结构分布角度看,截至10月23日收盘,共有140家A股公司PB小于1倍,占全部A股公司数量(不包括已暂停上市公司,下同)约8.9%的比例,与998点时共有约14.6%比例的A股公司PB值低于1倍的比重相比,现阶段PB小于1倍的A股公司数量占比仍低于998点时的占比水平;另外,现阶段PB值分别处在1~1.5倍区间与1.5~2倍区间的A股公司数量占比也都低于998点时的占比水平;同时,现阶段PB值大于2倍的A股公司数量占比则高于998点时的占比水平。

从PB估值角度看,中期A股市场未来总体PB估值水平仍存在回落的空间,且PB估值结构也仍存在调整的可能性。不过,从两个不同时点A股市场总体估值水平与估值分布结构的差异,短期市场已逼近1800点,是否应该考虑下国泰君安的建议,“对市场保持‘接触’状态”。这也是把握投资机会的方法,因为无法抓住市场的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