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整体上市正有序进行。” 这是2008年初中国
新兴业务助力
9月初,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曾对外透露,为适应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和混业经营的挑战,中国人寿(行情 股吧)保险集团、中国人保集团等公司考虑积极创造条件进行集团整体改制上市。
虽然主角之一的中国人寿随即公告称并无整体上市计划,中国人保集团的整体上市计划却并非空穴来风。
在周树瑞看来,在国内保险业竞争加剧的形势下,综合性经营的保险公司市场优势越来越明显。人保集团管理层已将“PICC”这一中国人保的品牌定位为一个综合性经营的保险公司。
此番准备集团整体上市,周树瑞详解个中原因时认为:“整体上市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建立起持续高效的资本自我补充机制,提高偿付能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改革重组、整合创新”概括了人保集团整体上市的步骤。定位综合性经营后,人保集团面临的是向集团内各个子公司“输血”,弥补寿险等新兴业务板块就是其中重点之一。
“特别是在中国人保人身险业务等新兴业务板块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必须尽快筹集足够的发展资金。”人保内部文件中如此称。据悉,在人保集团这一综合性经营平台中,人身保险和人保投资这两大业务板块被称为集团“新兴业务板块”,也正是需要由集团为其快速发展提供大量资金的地方。
而新兴业务另一板块人保投资——即人保集团旗下的人保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被称为人保集团的非保险金融业务板块,主要负责人保集团在全国的存续资产的管理。
今年6至8月间,人保投资通过两项收购使其在人保集团的地位得以提升。7月,人保投资出资8.62亿元,购买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55%的股权,成为上市公司 华闻传媒(行情 股吧)(000793.SZ)的实际控制人;8月,人保投资入主中泰信托,成为中泰信托的实际控制者;同时,由于华闻控股旗下的 新黄浦 (行情 股吧)(600638.SH)持有华闻期货100%股权、瑞奇期货43.75%股权、迈科期货40%股权以及爱建证券5.91%股权,所以人保集团通过人保投资这一平台已获得了信托、期货和证券等金融业务牌照。
人身险和非保险金融两大新兴业务板块的高速扩张无形中给人保集团“择机上市”带来时间的压力。
主营业务“开源节流”
保费收入、投资收益和费用水平是财险公司的三大利润驱动因素。由于巨灾频发赔付高,费用水平难下降,投资收益大缩水。且财产险的业绩平滑能力天然弱于寿险,所以今年整个财产险公司的日子都过得艰难,人保财险公司也不轻松。
今年上半年,在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三家市场前三大财产险公司中,居高不下的费用率成为财产险公司的“心病”。“上半年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节省支出。”人保财险总裁王银成说,“到今年8月份,按国内统计口径,人保财险费用率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9%。而到今年6月底,人保财险费用率比其他公司低7个百分点。这对于占市场份额42%的公司来说并非易事。”
“但投资方面有很大的压力。”王银成坦言。财产险与人寿保险保费来源不同,负债年限也不同。财产险保费是一年期限,而寿险保费则是长达10年、20年的期限。所以从投资来看,寿险经得住“套”,财险经不住“套”。而在投资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财产险投资收益水平受到影响更大。王银成介绍:“人保财险投资于权益类的资产极小,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资产。”
据了解,人保财险1~8月份的保费累计增长18.6%,增长速度高于市场平均速度。即便如此,下半年人保财险的减亏压力还很大。上半年人保财险出现40亿元亏损,到8月底只剩下13亿元亏损。“加上今年的投资收益,2008年人保财险实现整体盈利问题不大。”王银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