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发债,政府畸形支出结构将酿危机


地方政府发债,政府畸形支出结构将酿危机

 之前本人在《准备过冬,压缩政府不合理开支是最应该采取的措施》一文提到,(地方政府)如果开支不压缩,明年的政务开支肯定成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局面该如何处置,无非是地方政府增收还是节支两个方面的考虑。我的建议是要节支,而国家酝酿的方案为地方政府发债增收。关键是在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下,有借有还的发债,最终可能只是只顾借不管还的恶性局面,最终有可能是中央买单加上政府信用破产,说道最终还是老百姓买单。

 我们的地方政府一任官员只管一个任期的事,过手花钱的好事都会争着干,净支出的事能拖就拖,一任拖过一任也是常事,拖到最后没有办法需要花比原来多十倍的成本也没人在乎,拖成了死结就更好。也就是上任不会考虑对下任的影响。这是官场常态。因为没有责任倒追问责制度安排。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发债,那么地方政府的债务必然一任高过一任,如果没有相关条款遏制,相信很快会如脱缰野马。这是最大的担忧。

 国外地方政府有些可以发债,不过像美国地方政府是实行自治的,与我国的行政隶属关系不一样,他们可没有中央政府的最后保障,同时财政支出都有地方议会的批准和监管。事实上,我们有中央政府发行债务就能够解决行政经费问题,为什么要给地方政府发债权力?地方政府的行政经费中央不管了吗?还是地方政府还要继续以发展经济为主要职能?还是地方政府地方建设可以无限扩张?还是我们地方也有像美国地方议会那样的得力裁决权和监管?左想右想给地方发债权力,对于目前中国的行政体制还存在较大缺陷,特别是没有监督,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的落实往往大打折扣,很多规章往往擅自突破,人情公关很容易导致监管失控的现状来说,最终是没有必要,也必将不可收拾。本来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中的支出结构就已经够畸形了(可参考《准备过冬,压缩政府不合理开支是最应该采取的措施》中的相关表述),加上发债这个发动机,那可要闹翻天的。

相信政府此举可能是为了应付目前面临的经济下滑的危机,从而加大地方政府的支出以利于经济复苏,或是为了挽救地方目前已经形成的借贷危机,维持地方工程的持续推进的需要。但是这样做有点不顾后果实在有点不智。一个是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构性问题就已经很突出,主要就是政府投资板块分量太重,偏向生产性循环格局,必须要尽快调整。加大政府的投资的做法必须遏制而不是扩张;另外一个是中国的经济下滑主要是几年来的政策失误造成的,检讨相关政策的对扭转经济局势的作用比扩大政府投资的作用更大,见效更快。而对于地方已经形成的借贷压力,目前初步估计是有一万亿左右,中央财政的支持是有力量解决的,没有必要再恶性循环加以推动了。

总之,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没有完善之前,发债的权力如果轻易下放,必会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酿成危机。还请中央慎重。

200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