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战性培训的思考(上)


智虹学校建立初期的定位就是服务于职场年轻人获得国家职业技能证书的考前培训需求,从最初的人力资源专业开始,陆续增加了物流管理、公共营养、理财规划、育婴服务、电子商务等专业,目前正常展开培训业务的已经有了六个专业。具体地说,我们的服务价值从狭义上说,就是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统一编印的专业教材,组织具有专业资质的老师授课,帮助学员通过由国家统一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从而获得有国家权威部门统一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这种培训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员取得职业证书,因此也是一种应试类的培训。然而,这类职业证书与各类教育文凭具有本质的不同,这种学习并非是一种学历教育,对于学员的价值仅仅是一种有过此类学习经历的证明,并非必不可少的就职凭证。我们在分析学员的潜在需求状况时认为,学员们之所以在已经具有各种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文凭之后,还来参加此类职业证书的学习,形式上是为了通过拿到一个职业证书,以便为用人单位聘用自己增加一个理由。而在深层需求上,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使自己的职业竞争力获得有效的提升。

正是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智虹职业学校在为学员提供规范的职业证书考前培训服务的同时,还力求为学员提供更多的服务价值。比如我们在为学员提供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辅导、职场交流平台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也得到了广大学员及职业培训主管部门的认可和较高评价。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很清楚地知道,为学员提供更多服务价值的努力是没有尽头的。比如,一些学员就出于对我们智虹学校的信赖,诚恳地提出:能否在进行现有各项培训和服务的基础上,考虑增加一些具有更多实战色彩的培训课程。这是一种真实的市场需求,对于我们智虹学校说来,既是挑战也是一个新的发展机会。说是挑战是因为开设这样的课程我们没有经验,也没有成形的业界经验可供借鉴,在课程的设置、师资队伍的组建、服务的结构设计、培训收费的标准等许多方面,都需要我们去尝试和创新。

说是机会,是因为我们已经积累了可观的学员资源,这些老学员对智虹学校的服务理念大都很认可,因而面向他们开展新的增值服务,市场推广的针对性会很强,性价比会比较高。同时,这项服务的展开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服务组合,使智虹学校的市场竞争优势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着眼于获取证书的考前培训,由于有规定的教材、统一的考试,因而其局限性很大,也比较刻板,因而给学员提供的服务价值自然也极为有限。而着眼于职场实战的应用培训,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企业实践千差万别,学员在职场上每天可能都会遇到新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在这方面走出自己的实战培训之路,我们就可能不断地有为学员提供服务价值的新机会,我们那句“一握智虹手,永远是朋友”的话,就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啊。

我觉得,为我们那些正在参加职业证书培训或已经拿到职业证书的新老学员,提供以增强实战能力为目的和服务特色的培训,既是智虹学员及社会职场中现实的需求,也是我们智虹学校今后发展必须要迈上的一个台阶。难题固然是有的,比如我们以前没做过,也没有可以借鉴的现成经验,师资队伍的组织难度很大,培训方式也很模糊,收费标准如何确定等等。这些当然都是问题,也各有各的难度,但这些都并非不能解决,而解决又只能在做的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因此,我认为不应该总是因为我们现在的业务状况不错,大家已经很忙了,就放着这样的机会不去尝试和努力。这里我就此项工作展开的原则想到了如下几个方面:

1、摸着石头过河,稳扎稳打。既然是个新事,我们就要力求准备充分,不冒然突进。我们可先进行尝试性探路,比如人力资源专业的学员最多,有关提供实战培训的要求也主要是这个专业的学员提出的,我们可以先开设一个“人力资源职位实战班”。这个班具有试验性质,收费标准可按标准的八折执行,人数也不宜过多,人多则不易实现充分互动,也很难对学员的个性化问题实行有效兼顾,人数可控制在30人左右。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标准物色师资。作为实战培训的老师当然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能力,能够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通、实践案例到理论高度。从而使学员通过培训不是简单地知道几个应用案例,而是通过对这些个别案例的分析,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规律,学会对各种问题的处理原则。这样的人可能是现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也可能是经常深入实践的专业研究人员。(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