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从令立达信人自豪的“产品产量占全国市场的6.2%、排名第5位”这样的数字,到“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免检产品”、“福建名牌”等荣誉,最让他们骄傲的还是立达信集团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发明…… 从单纯销售电子节能灯等相关产品,扩展到配套产品设备的开发应用,再到以独木成林般的超常规速度形成的产业集群…… 从2002年至今,漳州立达信集团步入光电照明产业五年的这样一个小庆年。五年来,它改变了以往低成本、低水平生产竞争的劣势,转向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高级化阶段。立达信集团用科技创新的铿锵脚步诠释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真正内涵。 资金、人才双管齐下 自主研发创佳绩 立达信自成立以来,研发资金投入累计超过2000万元。与此同时,立达信集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家型技术核心队伍。三名分别从事光电器件、荧光粉开发、电子电路应用研究的专职教授,带领着106名大专以上学历的科研人员组成了立达信的研究开发团队,形成了强而有力的研发后备军。集团还聘请了20多位专家教授在企业研究中心担任技术顾问,如复旦大学原材料科学系副主任徐燕教授等。 几年来,集团利用人才、资金等科研优势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集团先后开发出“荧光粉涂层的纳米保护膜技术”、“新型螺旋管无积粉涂粉工艺”、“大功率节能灯电子整流器芯片控制技术”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发明。“纳米功能膜”技术是集团采用纳米技术对发光材料进行包膜处理,使荧光粉颗粒表面覆上一层纳米级的薄膜,在薄膜的保护下,组织了185nm紫外线对其晶格的破坏,阻止纳向稀土发光材料的扩散和汞向玻管的渗透,在节能灯行业内把银光粉的寿命和节能灯光通维持率提高了10%。“新型水涂粉”大大降低了烤管的温度,减少了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破坏,克服粉层中的粘结剂不能烤尽的弊端,使得节能灯的寿命达到1万小时以上,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新型螺旋管无积粉涂粉工艺”技术首次在节能灯行业解决了螺旋管积粉厚斑形成的难题,大幅度提高了节能灯的光效,每年可以节约价值200多万元的荧光粉。第四届“6•18”上,立达信推出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功率Φ17全螺旋节能灯”,成功了解决大功率荧光灯用电子镇流器设计生产的七大难点,以微电脑芯片智能控制大功率电子镇流器。 目前,公司共有专利技术24项,其中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8项,把我国节能灯的研制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借力“6•18” 再上新台阶 借助“6•18”的平台效应,对接前沿科研技术。这是立达信集团科技创新的一大特色。 2003年,第一届“6•18”的举办,让许多企业尝到了甜头,立达信也是其中一家。立达信很有远见的与复旦大学成功对接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水涂粉技术”,在自主研发的“稀土三基色高效电子节能灯新型水涂粉技术应用产业化”的基础上,对“水涂粉技术”消化创新。通过对稀土材料及其表面处理的研究,合成了运用于节能灯的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制成全光谱节能灯,在显色指数上取得重大突破。该技术不仅填补了节能灯显色技术空白,还在新型纳米功能膜、汞齐及真空数字控制等五六项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带动了我国节能灯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且它对印染、服装、珠宝等行业运用先进的光源设备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其后,立达信又与韩国大晟公司成功对接了“新型稀土长寿命植物生长节能灯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该项目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光形态建成反应、光周期调节对光波的选择性吸收而研制开发的促进植物生长的专用电子节能灯。此后,立达信每年都把参加“6•18”作为公司的一件大事。 第五届“6•18”,立达信又迈出了对公司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步。那就是与韩国成功对接了“全自动高效智能圆排车产业化”项目。该项技术替代传统的第一代圆排机和长排机工艺设备,将光电源生产中的抽真空、加热除气、阴极通电分解激活等6道工序结合在一台设备上实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相当于40部长排车的生产能力。仅此一项一年就可节约资金100万元,其性能指标填补了国内空白。这项技术与公司自主研发的“无积粉螺旋管涂粉机”能把集团的产品从紧凑型节能灯管、电子节能灯扩展到配套产品设备的开发及应用。至此,公司的发展势不可挡,集团旗下的几家公司先后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科明光电源还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技术企业,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产值突破了5个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延伸产业链 凸显集聚效应 立达信集团现已形成上、中、下游相互衔接的完整的产业链条,集团产品生产建立了由立达信集团控股的完善配套企业,具有良好的集聚效应。 在产业链上游,集团先后投资创建了河南平顶山立达信玻管有限公司、江苏泰兴立达信玻管有限公司;在长泰县创建了漳州市立达信塑胶有限公司生产灯头塑件;创建漳州立达信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用于电子镇流器的磁环和电感;创建德晟光电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制造、销售全自动智能圆排车等电光源设备及其零配件。在产业链中游,集团有漳州市科明电光源有限公司、漳州市立达信电光源有限公司生产节能灯管。在下游,则创建了漳州市立达信绿色照明有限公司和厦门市光电有限公司生产整灯和灯具等。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也为了满足企业进一步超常规发展的需要,集团不仅仅局限于自己控股建立配套企业,还通过贴牌、外包等形式,迅速发展一批协作配套企业来实现企业持续快速的发展。集团在厦门、漳州等地产业集群的建设,产生了强大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在厦漳及深圳、莆田一带已形成了围绕立达信集团,符合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的共生光电产业群落。 立达信是成功的,其所处的节能灯细分市场从2002年后呈现出高于电光源行业平均水平的速度。然而它们的创新和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留,“2010年形成年销售收入30亿元的规模;2020年,发展成为产品项目上下游一体化、科研生产服务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全国最大的现代光电产业基地之一。”这是立达信的目标。 节能灯市场在继续增长,立达信人说:“机遇正在到来……”。未来几年,立达信将积极发展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现代光电制造业,集聚配套企业进驻园区,延长光电产业链,增强企业间的协作关联度,建立一个产业规模适中,具有技术、原料、市场等比较优势,具有多种产权结构、多种经营形式相结合的光电产业基地。同时还在河南平顶山市兴建新的光电产业基地。立达信集团希望通过3-5年的奋斗,能建成体现中国光电产业实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