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委发共享设施新规 促全业务走科学发展之路


    电信业能否科学发展关乎经济全局。10月6日,工信部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要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相关人士对本报透露,具体的实施细则将很快下发各大运营商。
    在举国加紧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电信业的重复建设是一个明显的不和谐因素,尤其重组后电信业投资规模加速放大,监管出手规避重复建设势在必行。因此,工信部的紧急通知是引导全业务时代的电信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有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通知》指出,减少电信业重复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可节约土地、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保护自然环境和景观。
    一直以来,电信业严重的重复建设都为业界所诟病。这一方面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浪费,另一方面,大量基站重复建设,造成了各地铁塔林立,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美观,更为重要的是,发射塔可能存在辐射问题一度让各地群众忧心忡忡,因此,各地基站选址时经常遇到居民阻止,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从这个意义上说,两部委此次共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有助于提高已建基站铁塔的使用效率,而且可以科学优化各地基站网络的布局,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基站。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减少多余基站带来的环境噪音、资源浪费等问题。这是对全社会的负责。
    也正因为如此,工信部在《通知》中措辞严厉,从具体政策、组织实施和严格监管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通知》提出,各运营商已有铁塔、杆路必须共享,新建铁塔、杆路必须共建,其他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具备条件的应共建共享,并禁止租用第三方设施时签订排他性协议;成立以工信部、国资委领导以及各基础电信企业集团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全国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领导小组;明确提出,违规行为一经查明,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建议其上级单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处分。此次两部委对于遏制电信业重复建设可谓是志在必得的

 市场新进入者有望轻装上阵

    重组后,电信业正式迈进全业务经营时代,但中移动一家独占已超过75%的移动市场份额,移动市场事实上处于垄断经营状态,市场竞争几乎失效,引入竞争难上加难。而实施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后,移动市场的新进入者有望快速开展业务,从而为全业竞争的实质展开奠定基础。
    针对《通知》的出台,电信专家李进良表示,一座铁塔(或机房)需投资约30万元人民币,在现有的基站中,如果1/2共建共用,便可以节省资金至少600多亿元。此前,三家运营商都已相继公开了近期投资计划,中移动在2G将投入1100亿元以上,中国电信C网计划未来3年投资800亿元,中联通则计划投资1000亿元建设2G/3G网络。
    从基站的数量来看,移动的基站有30多万,联通G网的基站有12-13万,新电信C网的基站不到5万。《通知》如果能顺利实施的话,将会大大节省新电信和新联通的建网成本,同时迅速扩大新运营商的网络覆盖,尽快在移动通信市场引入有效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新运营商来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虽然有利其快速提高网络覆盖、节约建网成本,但长期来看,基站网络资源将更多地掌握在已经处于绝对主导的中移动手中,这对未来有效展开竞争还是个考验。

运营业将塑新型竞争模式

    《通知》公布后,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还是能否有效实施。尽管通知中措辞严厉,但市场最担心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何况在一家独大的市场里,主导运营商的市场谈判能力最强。因而,专家们最关注的是相关监管、评估、考核和结算机制能否及时跟进。
    事实上,各运营商其实都可以通过租用已有网络来展开业务服务,但租用网络的企业最担心的是在竞争对手的网络上展开业务,本企业的自主权和运营空间会受到影响。因此,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施后,也需要运营商更新竞争思维,确立新型的电信市场竞争模式。这可能也正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下电信业规避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独有的优势和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