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浪》:冬天里酝酿着中国互联网第三次热潮



互联网第二次冬天的寒意刚刚感受到,面对越来越不可知的未来,更多的人会开始悲观,开始消极。的确,冬天可能不是短暂的,困难不是一时的,不少公司会面临生生死死的考验。但是,对于互联网创业和创新来说,冬天更是机遇。无论是Google,还是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它们都是在互联网第一次冬天中顶着寒风,得以发展壮大的。所以,身处第二次冬天之中,我们开始畅想第三次互联网浪潮,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互联网实验室针对未来的第三次互联网浪潮,进行了半年多的研究和分析,将打算策划和出版一本新书,书名暂定为《第三浪》,希望能够为互联网业界奋战的朋友们带去一丝冬天里的信心和温暖。

冬天里酝酿着中国互联网第三次热潮

那么,互联网冬天的精彩究竟在哪里?其实,冬天是很好的机会,尤其对于有眼光的人们,冬天是优胜劣汰的最好时机。冬天不会头脑发热,冬天不会有太多一拥而上的模仿者,不会有过于惨烈的同质化,不会做太多多余的事情。

而且,我们可以肯定,第二次冬天之后,第三次互联网热潮也在酝酿之中。而第三次热潮何时掀起,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全球经济的走势。只要全球宏观经济转暖,互联网就会快速崛起。想想看,中国互联网目前的三大列强,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其实都是在第一次互联网冬天中开始积蓄力量的。没有这个冬天,很可能没有他们今天的辉煌。所以,冬天对于真正富有眼光的投资者和创业者来说,可能是更好的机会。

目前,即使我们身处冬天,但是,一些新的迹象已经开始显露。目前看来,第三次浪潮最大的机会主要在于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和Web 2.0等三大领域。当然,由于全球经济变得更加复杂,预测互联网的未来也变得越来越艰难。

过去35年,中国互联网产业格局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超越任何人的预测。而未来35年之内,中国网民数量将超越5亿大关,5亿多手机用户也将近引爆互联网转型的号角,因此,预测第三次浪潮更加困难。但是,我们可以预言,正在到来的第三次浪潮必将推动中国第一次诞生300500亿美元以上的互联网巨头。中国互联网再也不是概念,再也不是小小公司的游戏场,而是电信、互联网、移动、IT、传媒等等国内外巨头云集的大型竞技场。由此,购并活动将极大加剧,行业竞争迫使购并式整合成为首选战略。其次,国外互联网巨头独立自主战略进一步遭遇挫折,将向更大资本投资和更大力度购并的本土化战略转型。一言以蔽之,更多的机会还在未来,更大的变局还在后面。

当然,预测互联网第三次热潮,并不是简单而单纯的互联网事件。互联网再大,小气候再好,毕竟也还得取决于中国经济的中气候,以及以美国经济为主体的全球经济大气候。也就是说,要让第三次互联网热潮如愿以偿到来,还得看美国次级抵押信贷市场崩盘这样的事件不会导致全球资本市场的崩溃,全球不会因为环境问题和气候变暖问题引发更大的全球性灾难,美国经济不要出现重大问题,中国经济不会在愈演愈热的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中遭遇重挫。如此这般,我们为互联网未来乐观的同时,心情就不能不沉重起来。总之,互联网之外的世界更大,我们必须时不时抬起头,关注更多人类面临的挑战。